接触网络越多,就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比如软路由、NAS网络存储、电视盒子、HTPC等等,而接入这些设备时,为了它们的传输稳定,和移动设备的无线连接分离开来,采用有线连接的方案。局域网内连接的硬件越来越多,【路由器】的LAN口一般都只有4-5个,而一些厂商还会在这里缩减一些成本,比如家用千兆路由的LAN口可能只有2-3个。这时候交换机就派上用场了,通过MAC地址寻址,它主要负责分配网络数据。 其实【路由器】本身是支持交换机功能的,只是本身接口不够多,无法通过有线来连接众多的设备。【路由器】主要职责就如同管家一般的存在,家中常用的是无线路由就足够了,还有更专业的软路由,可以使用定制固件,有更协调的处理方案,网吧一般都会采用这样的【路由器】。软路由一般会配合AP使用,效率和灵活性更好。 再来说说购买【路由器】的一大误区: 许多消费者在选购无线【路由器】时,最关注的产品的天线数量。理由就是:“无线【路由器】的天线越多,wifi信号越好”。其实不然,多天线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实际应用中假如天线超出了三根,一般在家用场景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多天线的无线路由出现呢?这就要说说绕不开的MIMO技术。首先WIFI的使用环境是室内,无论是家居电器还是墙体都对无线信号产生了阻隔,使得从发射端到接收端几乎不存在直射信号。家中各种物品来回反射传递的无线信号形成了“多径传输”的现象,不同路线传输到接收端的数据就会发生延时现象,于是我们直观的会感受到网络变“卡”了。 于是就出了“MIMO”传输技术。使用MIMO技术,需要有多天线的支持,【路由器】可以将数据分成多份从不同天线发出,在接收端在进行整合。以2x2 MIMO为例,就像两个人同时干活,将原来的工作效率变为两倍,提高了无线速率并且明显改善了通信质量。 如目前主流的300M+867Mbps传输速率的无线【路由器】,其模式一定是2x2MIMO,就是说两根天线就足够了。 另外还有这样一种情况,目前双频无线【路由器】正在逐渐普及,其拥有2.4GHz和5GHz两个频段。其中2.4GHz频段使用2-4根天线,实现3x3MIMO模式甚至4x4MIMO,使得无线速率提最高可以达到750Mbps;5GHz频段使用另外2-4根天线,实现3x3MIMO或4x4MIMO效果,达到了更高的无线速率。 对于WiFi信号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 而对于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每个国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国内的发射频率是一样的,真正影响信号强弱的是接收设备的能力。它的接收灵敏度若是不高,那么用户就会觉得无线信号不好,上网的实际体验就会很差。这样一来,消费者很容易被厂商忽悠,甚至浪费钱财买来了“多余”的天线。 小编做下总结,我们不能盲目的购买这些产品,了解清楚相应的知识,再去购买合适自己的产品,它们都有自己的特性,花最合适的钱得到最舒适的体验,这也是追求性价比的原因(没错,是因为穷)。性能过剩自然好,性能足不足就要看腰包说话了啊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