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液晶彩电AY205D-4SF01电源板维修
海尔液晶彩电AY205D-4SF01电源板PFC电压异常检修流程 海尔液晶彩电AY205D-4SF01电源板背光不亮检修流程海尔液晶彩电AY205D-4SF01电源板主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该电路为低功耗反激式电源,采用高度集成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器LD7536(U200),如下图所示。LD7536内置斜坡补偿、4ms固定软启动、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电路,待机功耗低于100mW。正常工作时,LD7536以65kHz~100kHz中某一固定频率工作;若负载变轻,则控制器进入突发模式,开关频率降到26kHz;假如负载继续减小,则控制器进入自动跳频工作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小于0.1W),以保持高效率工作。 (1)功率变换过程 二次开机后,VCC2电压经R232加到U200⑤脚,U200启动工作,从⑥脚输出驱动脉冲,加到Q200的G极;同时,PFC电路输出的+385V电压通过开关变压器T200的①一②绕组加到Q200的漏极。 当U200⑥脚输出高电平时,Q200导通。PFC电压经T200的①一②绕组、Q200的D、S极及R233到地,其电流逐渐增大。在此过程中,电能转变为磁能,储存在T200中。当U200⑥脚输出低电平时,Q200截止。由于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则T200的①一②绕组中产生较强的感应电压,其极性为①一、②+,与输入的+385V电压叠加,形成约700V的尖峰电压。此时,二极管D202、D203导通,尖峰电压经C200和R200~R202馈入+385V电源中,迅速降低脉冲电压的峰值,从而有效地防止Q200过压损坏。 当T200的①一②绕组中有交变电流流过时,T200次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经D200、D201整流,EC200~EC204、EC209、L200滤波后,得到+12V直流电压,给主板和液晶屏供电。 (2)稳压控制 当12V输出电压升高时,R245和R248分压所得电压也跟着升高,加到U201(431)控制端(R极)的电压升高.U201的K极电压下降,即光耦PC200②脚电压下降,流过PC200的①、②脚内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增加,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增加,PC200③、④脚内部光敏三极管导通程度加深,等效电阻减小,从U200②脚(FB)流出的电流增大,②脚电压下降,经集成块内部电路处理后,U200⑥脚输出的PWM脉冲占空比减小,Q200在一个周期内的导通时间缩短,T200的储能减少,次级输出电压下降,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 当+12V输出电压降低时,其稳压过程与上述相反。U201的K极外接的C208和R244组成消谐振电路,防止U201进入谐振状态,避免稳压失控。 当+12V电压空载或电视机进入待机状态时,由于此时12V电压的输出电流很小,滤波电容EC200-EC204、EC209中的电荷泄放很慢,电压保持为固定值的时间较长,经稳压环路控制后,U200②脚电位缓慢下降,当②脚电压降到1.5V时,IC内部振荡器的输出脉冲频率开始下降,开关电路进入跳周期工作状态,间歇输出+12V电压;当②脚电压低于0.8V时,振荡频率降到最低值-26kHz.电路进入低功耗状态。 (3)保护电路 U200内置多种保护功能,通过外围电路的选择和内部电路相结合,可以实现完善的过功率保护(OPP)和过压保护(OVP)功能。 1)过功率保护(OPP) U200③脚为过功率检测信号输入端,本电源板未启用该保护功能。若要启用该保护功能,则先将T200热地侧辅助绕组的感应脉冲分压、滤波,然后送到U200③脚,与IC内部的0.8V基准电压叠加。 当某种原因造成输出功率大幅增加时,T200辅助绕组的感应脉冲幅度增大,送到U200③脚的脉冲幅度也会跟着升高,在IC内部电路的控制下,U200进入过功率保护状态。 2)+12V过压保护(OVP) +12V过压保护电路主要由ZD200、PC201、Q202、Q203等元件组成。其中,Q202、Q203组成模拟可控硅电路,其控制极为Q202的基极。 当+12V电压超过15V时,稳压管ZD200齐纳击穿,D206导通,PC201①、②脚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PC201③、④脚内部的光敏三极管导通,Q202、Q203导通并进入自锁状态,Q202的c极电压大幅下降,二极管D205导通,U200②脚电压大幅下降.U200进入跳周期工作模式,12V输出电压下降且进入间歇输出状态,并一直保持。在排除12V过压故障后,只有断电一会儿后再上电,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 海尔液晶彩电AY205D-4SF01电源板LED背光驱动电路工作原理 海尔液晶彩电AY205D-4SF01电源板LED背光驱动电路采用降压变换方式,以PWM芯片BD9211F(U1F)为控制中心,输出两路LED电压(LED-1、LED-2),如下图所示。 (5)LED灯串欠压保护电路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