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3.20456746.463.06
小米10手机的两套线圈拆机图 没错,现阶段手机圈常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就建立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其原理是法拉第电池感应定律,即给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落实到手机身上,就是在手机后盖内和无线充电底座内,分别嵌入接收端和发射端专用的线圈(还包括转换和识别、电源管理等芯片),当电能输入到发射端线圈时就会产生一个磁场,磁场感应到接收端的线圈就会产生电流实现了充电的过程。 NFC的线圈以前只能用于传输通讯信号,但NFC论坛此次却带来了全新的WLC无线充电规范(Wireless Charging Specification),可以让NFC模块内的线圈也能用来无线充电。 WLC规范的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NFC的WLC规范带来的其实是一种“反向无线充电功能”,即让手机可以通过NFC线圈,反向给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无线耳机、手写笔这类小型的IoT设备充电,而不是配合无线充电底座给手机充电。 很多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都在主打反向充电功能 此外,由于NFC线圈规模太小,WLC规范只能借用NFC设备的一根天线同时进行通信和充电,所以功率只有1W。但是,1W的功率对于绝大多数IoT设备也是够用的,对万物互联的意义非凡。 可惜,从NFC论坛公布的资料来看,想支持WLC规范需要全新的NFC芯片的支持,这意味现有的NFC设备还无缘享受这一方便的功能。 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当WLC规范被市场认可后,在智能手机身上会逐步完成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的整合,让一套线圈同时兼顾无线充电和NFC功能,届时IoT设备的春天也就到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