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空调器是否节能已经成为社会以及厂家、用户所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通过技术和产品设计来提升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比,让空调器更节能?本文将来探讨这个问题. 文章主体内容来自联盟专题研讨会演讲PPT,作者为格力家用空调技术开发部于博先生。
一:空调器节能的基本技术层次
一般空调企业能够做到①和②,但是③关注较少。尽管空调器APF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况优化问题,节能技术和措施也是普适性的,最终可归结为单工况节能问题,这些节能技术与措施对定频空调器也是适用的。
二:多种工况下,最优APF测试方法研究 1、 APF能效标准的研究 通过对APF测试方法的研究,得出各测试工况对APF能效的影响权重,并通过对各测试工况提升的难度和增加成本等方面综合评估,确定提高变频空调APF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中间制冷量、额定制冷量和额定制热量的能效比。
2、最佳额定制热量的确定方法 图1-3与1-4的横坐标冷热比是指额定制热量和额定制冷量的比值。 从图1-3可以看出,紧接着冷热比的增大,额定制热能效成下降的趋势,而中间制热能效变化不明显。由图1-4可知,冷热比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制热季节耗电量最小,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约1.4%。由于空调系统的不同,此数值存在差异。3级能效机型最佳值在1.2~1.25,2级能效机型最佳值在1.3左右,1级能效机型最佳值在1.35左右。
3、APF最佳流路的研究和设计 分路数与换热器内制冷剂质量流量、换热管内制冷剂质量流速及换热管管径之间的关系见式(1)所示。
图1-5,某种管径的换热管单位长度的换热量及压降随管内制冷剂质量流速G之间的关系,从图1-5可以看出,存在最佳管内制冷剂质量流速使得单位长度换热量最高,并对应了较佳的单位长度压降。因此分路数设计时可按质量流速G设计,而相应的压降(或饱和温降)也可作为辅助设计参数。
针对实验研究结果,总结出不同规格换热管、制冷剂给出了相对分路数、质量流速及饱和温降推荐值,见表1和表2所示。 三:高效部件设计及系统优化 1、技术创新路线图
2、高效内螺纹铜管
3、系统功耗 由上面整体各关键零部件的功耗分布图可知,压缩机的功耗占整机功率的76%-85%,所以压缩机的高效与否,决定着整机的能效水平和整机成本最优化。
4、功率对比 相近的能力和吸气过热度控制下,使用不同压缩机的系统功率对比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