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家电维修网 网站首页 空调维修 查看内容

板式换热器相对于管壳式换热器的14个特点

2018-4-13 16:42|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260| 评论: 0

摘要: 制冷系统中,换热器很关键。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差异。1.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 ...

  制冷系统中,换热器很关键。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差异。


1.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3.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5.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6. 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7. 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8.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9. 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10. 容量较小   


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11.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12. 不易结垢  


 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


13. 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有可能泄露   


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14. 易堵塞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最新评论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5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