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家电维修网 网站首页 空调维修 查看内容

干货收藏 | 风冷模块空调制冷系统零部件介绍及常见故障

2018-3-22 16:04|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645| 评论: 0

摘要: 1、制冷系统主要零部件有:压缩机、四通阀、压力开关、电磁阀、节流部件、过滤器、截止阀、单向阀、油分离器、热交换器、储液筒、汽液分离器。2、电气系统主要零部件有:主板、风机、排气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冷凝水 ...
干货收藏 | 风冷模块空调制冷系统零部件介绍及常见故障


四、截止阀


截止阀在系统起到关断截止冷媒的作用


1)截止阀解剖图



2)截止阀常见故障判断及原因分析:


截止阀在市场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泄漏、不能正常联机等,造成此类故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阀芯泄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阀芯关闭时漏、另一种是阀芯开启时漏,市场反馈的漏一般为第二种情况;一般为焊接时没有降温保护、系统杂质多造成密封胶圈损坏。


②截止阀与“室内外连接管螺母”连接的螺纹滑丝;主要产生原因为安装时操作不合理、用力过大造成;


③低压阀气门芯泄漏:一般由系统杂质多、焊接降温不到位、阀体与气门芯配合部位的直线段尺寸偏短,导致个别阀复位时卡及气门芯本身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


④铜管与阀体焊接漏及阀芯太紧打不开;为阀芯关闭造作过紧造成;


⑤铜螺母开裂,产生泄漏;


⑥截止阀使用扭矩规定。



节流部件


节流部件在安装系统中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


使用节流装置种类一般有:


1)电子膨胀阀(一般用于数码、变频机);


2)热力膨胀阀(一般用于大型机组);


3)毛细管(一般用于定频单元机)。


1电子膨胀阀的原理及常见故障介绍



使用直流电12V 驱动,6 根线引出(也有电子膨胀阀原理图5 根线的,也就是把两公共端做在一起),其中红线及棕线为公共端,与各相之间的电阻因生产厂家而不同,三花一般为48±4 欧,华鹭一般为46±3 欧。


常见故障介绍


1)电子膨胀阀上电无反应,检查阀体线圈,如线体是否断的现象,线圈电阻值是否正常。


2)电子膨胀阀动作声音但不能正常打开或关闭,检查线圈是否有缺相现象,本体是否被杂质卡死,可以用木棒轻敲。


3)另外要注意电子膨胀阀的流向问题,制冷时使用横管流向竖管。


2热力膨胀阀


1)应用范围:


大型中央空调冷水机组 。


2)分类:


根据热力膨胀阀结构上的不同,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两种。


考虑到制冷剂流经蒸发器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为降低开启过热度,提高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一般自膨胀阀出口至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压力降所对应的蒸发温度降超过2~3℃,应选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3)热力膨胀阀原理图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力平衡的基础上。工作时,弹性金属膜片上部受感温包内工质的压力Pb作用,下面受蒸发器出口压力P0与弹簧力Pt的作用。


膜片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鼓起,从而使阀孔关下或开大,用以调节蒸发器的供液量。当进入蒸发器的液量小于蒸发器热负荷的需要时,则蒸发器出口蒸气的过热度增大,膜片上方的压力大于下方的压力,这样就迫使膜片向下鼓出,通过顶杆压缩弹簧,并把阀针顶开,使阀孔开大,则供液量增大。


反之当供液量大于蒸发器热负荷的需要时,则出口处蒸气的过热度减小,感温系统中的压力降低,膜片上方的作用力小于下方的作用力时,使膜片向上鼓出,弹簧伸长,顶杆上移并使阀孔关小,对蒸发器的供液量也就随之减少。


热力膨胀阀主要问题:


阀体泄漏、过热度调节不合理等。


3单向阀



注意问题:


1、方向不能焊反;


2、焊接时需要湿布包住,保证阀芯不被焊坏;


3、阀体泄漏量。


4压力开关


压力开关有高压压力开关(焊接在排气管上)及低压压力开关(焊接在回气管上)。


压力开关工作原理:当被控介质压力上升到某一设定值时,蝶形金属膜片产生失稳跳跃,通过推动顶杆,使开关触头接通(或断开)。当被控介质压力下降到另一设定值时,蝶形金属膜片会突然反向跳跃到原来状态,使开关触头断开(或接通),从而实现了开关的作用。



5贮液罐、汽液分离器


1、贮液罐安装有冷凝器出口及节流部件之间,用于贮存过多的冷媒,保证冷凝器的散热效果。


2、气液分离器安装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起到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的作用。


气液分离器可容纳液态制冷剂,而只把气态的制冷剂送回压缩机。混合在制冷剂的里的油在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被分离出来,并同吸入的气体一起通过吸气管道内的小孔返回到压缩机内。



6冷媒


目前,中央空调使用的冷媒有R22、R407C、R410A,下面对三种冷媒作简单的介绍。


(1)三种冷媒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2)R22的成分:


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