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期之后,有几个兄弟提到了让讲一讲运放周围电阻的选取,典型问题如下: 如下图:如果我们把运放当作理想的,那么放大电路的增益就是两个电阻的比值,如果要让增益等于2,那么R1和R2分别是2K,1K能达到目的,20K,10K也能达到目的,200K,100K也能达到目的,2Ω,1Ω看着也能达到目的,那么这些阻值都是可以的吗? 电阻大小影响什么? 这个问题以前也没有深究过,虽然大抵知道一些影响因素,估计也是一些片面的因素,正好借这个机会专门查一查下面就是查到的一些内容。 电阻的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驱动能力与功耗 2、误差 3、稳定性 放大器驱动能力与功耗 显然,电阻越小,功耗越高,放大器的输出电流也是越大的。 如上图的例子,如果R1=2Ω,R2=1Ω,很容算出来,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是1A,这个电流是从放大器输出来的,显然这个电流太大了,一般的放大器都不会有这么大的驱动能力。 以TI的通用运放LM2904为例,其输出能力如下图: 我上面举例的电路,运放是往外输出电流的,这个电流叫做拉电流(Source)。如果电流是从输出端往运放里面流,那么就是灌电流(sink)。图中的吸电流应该就是拉电流的意思,我找了对应的英文的手册,里面就是source。 总之,这个LM2904运放的最大输出拉电流(source)最小值为10mA(典型值为30mA),所以针对上面的电路,显然,输出电压最大时,输出电流最大。如果采用3.3V供电,那么输出电压不会超过3.3V,所以最大输出电流Imax=3.3V/R1330Ω,即反馈电阻R1至少要大于330Ω。 如果电阻小于这个,那么电流会大于10mA,那么输出电压幅度会降低,也会发生畸变。如下图是LM2904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在电流过大时,输出的最大摆幅是会下降的。图中纵坐标我理解是“Vcc-Vout”,这个放大器为非轨至轨运放,在电流较小时,输出最大电压只比VCC小1.2V左右,当输出电流大于30mA,可以看到纵坐标“Vcc-Vout”急剧上升,即Vout急剧下降,输出电压幅度降低。 这里提一下,为什么图中是30mA呢?而我计算用的是10mA?从前面表中看出,30mA是典型值,显然,我们真正设计要考虑温度,器件一致性,所以计数时用的是表中的最小值,即10mA。 根据运放的驱动能力的限制,我们可以得到反馈电阻的最小值,那么电阻上限值如何得到呢? 误差 如果反馈电阻过大,输出误差可能会增大,这里原因我主要想到2点 1、电阻本身是有噪声的,阻值越大,噪声越大 2、电阻过大,增大了偏置电流引起的失调电压 关于第一点,一般有一个原则,就是电阻噪声,不能大于运放本身的噪声。因为运放本身的噪声大小与成本相关,如果花了钱选了一个高精密的运放,结果电阻噪声占主导地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呢,我们需要计算运放的噪声和电阻的噪声。 先来看运放的噪声。 查看LM2904手册,噪声电压密度曲线如下: 我们要先求电路的带宽噪声,系统带宽这里指的是运放电路的带宽,上面电路放大两倍,LM2904本身的增益带宽积为0.7Mhz,所以系统3dB带宽为:0.7Mhz/2=0.35Mhz。这个电路等效为一阶滤波器,带宽还需要乘以相关的系数1.57,因此,最终系统带宽为:0.35Mhz*1.57=0.55Mhz。 从上图曲线中可以看出,系统的带宽噪声电压密度为40nV(hz)^0.5,也可以下面数据表中看出: 计算得电路的带宽噪声有效值为: 除了带宽噪声,还需要计算1/f噪声,计算过程如下: 到此我们计算出了电路的带宽噪声为29665nV,1/f噪声为574nV,可以看到,带宽噪声占主导地位。我们继续求得电路的总噪声为29671nV。 问题来了,这个噪声电压是什么意思?是哪里的噪声呢? 这个噪声可以看作是运放输入端的噪声电压,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被放大的。 知道了运放噪声,我们需要知道电阻的噪声是多少? 电阻的噪声通常指的热噪声,电阻热噪声有效值的计算公式是: 系统带宽这里指的是运放电路的带宽,前面已经求出来了,为0.55Mhz。当环境温度是25℃,根据开尔文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换关系,则T=25+273.15=298.15K 根据前面的原则:电阻噪声,不能大于运放本身的噪声。 计算得,电阻R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19 14:41 , Processed in 0.1502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