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与公式变形参数说明

2023-5-23 14:26|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44|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有关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与公式变形参数说明,电阻率的定义,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等。电阻率的计算公式电阻率是导体的所固有的性质,类似物体的密度,此 ...
    有关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与公式变形参数说明,电阻率的定义,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等。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电阻率是导体的所固有的性质,类似物体的密度,此种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象物体的热胀冷缩。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 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 s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
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ρ=Rs/l1.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1、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
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与公式变形参数说明】
2.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如一个220 V -1OO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3.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 1.65 × 10-8  (2)铜 1.75 × 10-8  (3)铝 2.83 × 10-8   (4)钨 5.48 × 10-8   (5)铁 9.78 × 10-8  (6)铂 2.22 × 10-7  (7)锰铜 4.4 × 10-7  (8)汞 9.6 × 10-7  (9)康铜 5.0 × 10-7  (10)镍铬合金 1.0 × 10-6  (11)铁铬铝合金1.4 × 10-6   (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   (13)石墨(8~13)×10-6
电阻公式有哪些?
一、欧姆定律部分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与公式变形参数说明】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决于二极管的材料和结构
  • 电动车控制器如何简单判断有没有致命损坏
  • 384X的业余测试
  • U9104(SP6018E)引脚功能与实测数据
  • LD5532GS(U9101)引脚功能与实测数据
  • 雷电探测器电路原理图讲解
  • 手机屏蔽器电路图解
  • 9v低电池电量指示器电路图解
  • 基于BLW96的射频放大器电路解析
  • 带闹钟的夜灯电路图解说明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7 20:34 , Processed in 0.1544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