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热敏电阻主要作用,热敏电阻的基本参数

2023-5-23 14:25|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51|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有关热敏电阻的主要作用及基本参数,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热敏电阻的基本参数说明。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 ...
    有关热敏电阻的主要作用及基本参数,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热敏电阻的基本参数说明。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
随着温度慢慢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逐渐变大,温度慢慢降低时,阻值随之变小;故此,利用热敏电阻对温度的敏感特性,在电路中可以用来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件。
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
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热敏电阻的主要作用及基本参数
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
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
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
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
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由于半导体热敏电阻有独特的性能,在应用方面它不仅可以作为测量元件(如测量温度、流量、液位等),还可以作为控制元件(如热敏开关、限流器)和电路补偿元件。热敏电阻广泛用于家用电器、电力工业、通讯、军事科学、宇航等各个领域,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一、PTC热敏电阻
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1Cient)是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急剧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或材料,可专门用作恒定温度传感器。
该材料是以BaTiO3或SrTiO3或PbTiO3为主要成分的烧结体,其中掺入微量的Nb、Ta、Bi、Sb、Y、La等氧化物进行原子价控制而使之半导化,常将这种半导体化的BaTiO3等材料简称为半导(体)瓷;同时还添加增大其正电阻温度系数的Mn、Fe、Cu、Cr的氧化物和起其他作用的添加物,采用一般陶瓷工艺成形、高温烧结而使钛酸铂等及其固溶体半导化,从而得到正特性的热敏电阻材料.其温度系数及居里点温度随组分及烧结条件(尤其是冷却温度)不同而变化。
钛酸钡晶体属于钙钛矿型结构,它是一种铁电材料,纯钛酸钡是一种绝缘材料。热敏电阻的主要作用及基本参数
在钛酸钡材料中加入微量稀土元素,进行适当热处理后,在居里温度附近,电阻率陡增几个数量级,产生PTC效应,此效应与BaTiO3晶体的铁电性及其在居里温度附近材料的相变有关。钛酸钡半导瓷是一种多晶材料,晶粒之间存在着晶粒间界面。
该半导瓷当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或电压,晶体粒界就发生变化,从而电阻急剧变化。热敏电阻主要作用,热敏电阻的基本参数
钛酸钡半导瓷的PTC效应起因于粒界(晶粒间界)。对于导电电子来说,晶粒间界面相当于一个势垒。
温度低时,由于钛酸钡内电场的作用,导致电子极容易越过势垒,则电阻值较小。
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温度(即临界温度)附近时,内电场受到破坏,它不能帮助导电电子越过势垒。这相当于势垒升高,电阻值突然增大,产生PTC效应。
钛酸钡半导瓷的PTC效应的物理模型有海望表面势垒模型、丹尼尔斯等人的钡缺位模型和叠加势垒模型,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对PTC效应作出了合理解释。
PTC热敏电阻于1950年出现,随后1954年出现了以钛酸钡为主要材料的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在工业上可用作温度的测量与控制,也用于汽车某部位的温度检测与调节,还大量用于民用设备,如控制瞬间开水器的水温、空调器与冷库的温度, 利用本身加热作气体分析和风速机等方面。
PTC热敏电阻除用作加热元件外,同时还能起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决于二极管的材料和结构
  • 电动车控制器如何简单判断有没有致命损坏
  • 384X的业余测试
  • U9104(SP6018E)引脚功能与实测数据
  • LD5532GS(U9101)引脚功能与实测数据
  • 雷电探测器电路原理图讲解
  • 手机屏蔽器电路图解
  • 9v低电池电量指示器电路图解
  • 基于BLW96的射频放大器电路解析
  • 带闹钟的夜灯电路图解说明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7-7 03:35 , Processed in 0.1411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