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小信号解码集成块LA76810A LA76818A引脚功能和应用电路图纸

2023-5-13 07:51|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1143|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LA76810A引脚功能 LA76818A引脚功能引脚 功 能 工作电压/V 对地电阻(R×1KΩ) 正测/Ω 反测/Ω1 音频输出 2.0 3.9K 3 ...
    三洋LCA+LA彩电黑屏故障原因分析
三洋LCA+LA彩电黑屏故障原因分析   引起LA黑屏故障起因主要有以下5条:   (1)LA脚的RGB电路供电电压因故低于6V时,会影响RGB输出19、20、21三脚电压跟随降低到1.3V以下,三视放管截止而黑屏(见例1)。此情况较少见。   (2)LA内部RGB输出放大电路损坏,一般18脚电流会增大到30mA以上,19、20、21脚电压多固定在1V,三视放管截止而黑屏(见例2)。此情况最多见,估计是显像管内部、FBT或高压帽等高压部位偶发跳火,其脉冲窜入19、20、21脚所致。故笔者提醒,在更换LA后应顺便清洁高压部位,避免不时坏块。   (3)LA脚ABL控制电压因故低于3.1V时,在IC内部通过亮度通道将关闭RGB输出,即LA、20、21脚电压固定为1.2V,三视放管截止而黑屏(见例3)。此情况并不多见。   (4)LCA29、30脚到LA、12脚的I2C总线电路本身工作失常,导致开机后LA得不到各种初始化控制数据,直观表现为19、20、21脚电压固定为0.25V,三视放管截止而黑屏(见例4)。此情况多是由该环路使用的1/16W电阻易损件引起,检查时应倍加注意。至于LCA29、30脚和LA、12脚内部的I2C总线接口电路极少损坏。   (5)LCA20脚输入的场脉冲异常时,由LCA内部电路特点决定,会关闭其29、30脚的I2C控制信号输出,这样LA也因得不到开机初始化数据而黑屏(见例5)。实际碰到20脚外接场脉冲传输回路元件损坏的很少,倒是场输出块LA7841损坏导致场脉冲消失的情况更为常见。   顺便说明:LA、49、50脚的视频检波电路损坏时将不能自动存台、图像不稳、雪花暗淡稀少等;45脚的亮度信号黑电平延伸滤波电路损坏时,直观看不出光栅和图像有任何异常;28脚的行逆程脉冲输入电路损坏时,仍有图像和字符,只是位置可能左移;LCA21脚行脉冲输入异常时仅无字符。这些因素都不会导致黑屏故障。另外,对于这种LCA分别到LA和AT24C08的两套I2C控制总线独立分开的架构,突出特点是:   当LCA到LA间的I2C总线因故异常时,仍不会影响LAA到AT24C08间的I2C总线正常工作,从而只表现出黑屏和控制失效,彩电通电后仍能自动开机。一旦后者发生故障则不仅控制全部失效,且彩电只有电源正常工作而不能开机。   以上有关黑屏故障所涉及到的LCA和LA引脚实用正常数据见附表。   引进 功能 DC电压(V) DB电压(V) 内部阻值(kΩ) 备注   R+ R-   LA(18) VCC(RGB) 7.7 - 8.5 49 在7.5~8.3V(10~14mA)图像效果均好,电压越高图像越亮,对比度相应减小,反之亦反   LA(19)(20)(21) RGB OUT 2.2~3.5 0.3~0.8 11 13.5 在≤1.2V时黑屏。电压变化范围由副亮度调定   LA(13) ABL 4.5~4.7 - 11 13 在≤3.1V时黑屏,用50V挡测量否则黑屏   LA(11) DATA 4.3~4.6抖动 0.8 10.5 ∞ 开机各引脚始终有信号传输,均为0.8Vdb;待机状态各引脚均无信号传输为0Vdb;任一脚电压异常便黑屏   LAA(29) SDA1 8 15.5   LA(12) CLOCK 4.4~4.6抖动 0.8 11 ∞   LCA(30) SCL1 8 15.5   LCA(20) V.SYNC 4.7 0.5 8 ∞ 无场脉冲时黑屏且控制失效,但能自动开机
  1234567 / 7 页
1234567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决于二极管的材料和结构
  • 电动车控制器如何简单判断有没有致命损坏
  • 384X的业余测试
  • U9104(SP6018E)引脚功能与实测数据
  • LD5532GS(U9101)引脚功能与实测数据
  • 雷电探测器电路原理图讲解
  • 手机屏蔽器电路图解
  • 9v低电池电量指示器电路图解
  • 基于BLW96的射频放大器电路解析
  • 带闹钟的夜灯电路图解说明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4-30 17:23 , Processed in 0.1459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