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电动汽车是垃圾?电动汽车都不值得买?
同时,这也给空气的集中治污提供了可能。 只要未来提高煤炭发电效率,或者严格控制火电废气净化标准,空气污染有望在源头上得到解决。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新型发电难题得以解决,全链条清洁不是没可能。 但假如一直烧油,全链条清洁永不可能。
2 洗牌 再来说整个汽车产业的洗牌。 电动汽车的推广意味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新参与者加入进来。 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新旧参与者(图源网络) 变革之下,无论是德国、日本、美国等昔日传统汽车业的霸主,还是在燃油车时代苦苦追赶的中国、印度等国,几乎同时被推入了同一个崭新的主题。 这就直接带来两点影响—— 一是更多国家有机会成为汽车标准制定者。 比如中国,在燃油车时代亦步亦趋沿着国外汽车强国制定的标准追赶,而在电动汽车成为新的发力点之后,将不再单纯地向汽车强国取经,而是有了更多自主成长的空间。 在电动汽车体量尚小、标准不全的今天,中国适时发力,成为标准制定者之一不是梦。 (图源:视觉中国) 二是更多车企借此实现逆袭。 比如,特斯拉这样的“黑马”不是来自“百年老店”奔驰、宝马,而是几年内从无到有,一路逆袭,让人错愕不已。 再比如,2010年汽车业巨头戴姆勒公司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双方各持股一半,共同研发生产电动汽车,由比亚迪负责汽车的电池和驱动系统,这与以往“市场换技术”式的合作有着根本不同,在燃油车时代也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汽车业后来者在电动汽车时代将有跟行业大佬平起平坐的机会。 (图源:视觉中国) 要知道,汽车产业可是“工业中的工业”,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程度。 洗牌之下,一旦抓住了汽车发展的新机遇,制造业自然就跟着振兴起来了。
3 突破 那么,现阶段电动汽车的发展究竟如何?真如《都是垃圾》等文章中说的那么不堪吗? 《都是垃圾》一文的作者试驾了几个品牌的电动汽车,比如知豆、众泰芝麻E30等,认为其制造粗劣,价格高昂,进而环顾整个汽车市场,发现没有找到一台可以同时满足“勉强能开”和“质量可靠”的纯电动汽车,借此否定整个电动汽车产业。 这显然是罔顾事实了—— 首先,单纯几款边缘车型的优劣并不能代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粗制滥造的产品确实有,但优质产品也不少。 比如宝马i3纯电动汽车,看起来“胖胖的”,但整备质量只有大约1.2吨。 宝马i3纯电动汽车(图源网络) 这是什么概念呢? 汽车业有句话“增加一马力不如减重一公斤”,电动汽车想要通过增加电池来延伸续航路程,那就有必要在车身分量上下功夫减重。 由于电池组巨大,一般电动汽车的整备质量在1.4吨到2.5吨之间,而宝马这款车实现了轻量化,即便在燃油车队伍里,也算轻的,秘诀只有一个——大量使用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车身轻到两个成年人就可以抬起来。 (图源网络)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