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附件  
《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附件中心 电子技术 电工论坛 0740a7c1b42ca94863221bcbd0e2d643.png

0740a7c1b42ca94863221bcbd0e2d643.png

 

过流保护电路与单片机外围电路:
小编推荐值得一看的书单




1.2.单片机输出参考电压
这里的输出参考电压为了方便起见使用的是单片机内部输出PWM,然后再进行RC滤波得到一个直流电压,RC低通滤波部分如下图所示。这样只需要调整PWM的占空比,就能得到不同的过流保护电压。




如果设置单片机输出的PWM波的频率远大于RC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那么最终得到的就像是一个直流电压。因为当信号通过RC滤波器之后,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会衰减直到0,而在截止频率之内的会保留。如下图所示,RC的低通滤波本质上还是可以理解为电容的充放电,调整RC的阻容值就可以调整充放电的斜率,实际也就是调整了截止频率。







1.3.后级电路分析
1.3.1运放供电
这里LM358运放使用的是5V供电,因为这个运放使用5V供电更稳定一些,但是使用3.3V供电也可以。使用5V供电之后,后面的三极管电电路就相当于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因为运放的输出是5V电平,而单片机的工作电平是3.3V。此外,后面的三极管由于有结电容,所以可以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天然的滤波。


1.3.2后级输出滤波
如下图所示,R110作为限流电阻可以保护单片机的引脚,这里组成一个RC滤波电路也可以进行输出信号的滤波,当电流频繁在过流保护点附近反转的时候,这里的滤波电路可以让输出更加平滑。这里的C76滤波电容对信号有一定的延时作用,所以这里的滤波不能很严重,也就是截止频率不能太低,不然影响过流保护的速度。







1.3.3.三极管外围电路
R118是下拉电阻,给三极管的基极一个确定的电平状态。102的电容起到滤波的作用。积极电阻提供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保证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也就是开关的状态,而非放大的状态。


2.单片机外围电路
2.1.信号测试滤波电路
如下图所示,为信号测试的RC滤波电路。其中测试正弦信号的电路是为了看正弦波控制的时候单片机输出的PWM波形。测试相线信号的电路是为了看端电压波形。这里加入RC滤波电路的原因是真实的输出波形是带有PWM载波的,如果直接测这个波形看不到正弦波,只能看到呈正弦规律变化的脉冲波。所以这里加入RC滤波电驴将载波滤除掉,就可以看到正弦波或者端电压的波形了。







2.2电位器电路
102电容就是为了滤波,一般取值就选择102即可。







2.3.按键电路
这里使用了硬件消抖,实际就是使用RC组成了一个RC滤波器消除了按键动作时候的抖动。这里的上拉电阻一般选择10K即可,RC滤波器的阻容取值参考如下值即可。







2.4.电源电压采样电路
这里的输出分压一般要求输出在单片机供电电压的一半,因为这样可测的电压范围大。同样下面的102电容起到滤波的作用。上面的二极管是钳位二极管,假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是0.7V,那么分压点处的电压就会被钳位在4V,不会超过4V,这样是为了保护单片机。当然这里为了安全起见,可以选择导通电压很低的二极管,比如肖特基二极管,开启电压在0.2V到0.3V左右,更加安全。


这里分压电阻的选型一般选择让流过电阻的电流为1mA即可,这里是经验值,此时系统的干扰性强。







2.5.DAC电路
这里的DAC电路是为了看内部某些变量的波形,用示波器观察。这里的SPI输出引脚串联的电阻有两个作用,一是限流,二是对单片机引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DAC芯片的输出引脚也串联了电阻,其实这个信号是直接接示波器的,这个电阻不接也可以。这里接了这个电阻有两个作用,一是限流,保护DAC芯片;二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静电防护作用。







2.6.串口通信电路
使用的CH340芯片要求外部晶振必须是固定的12MHZ,不能改变。


此外图中信号线上串联了很多小电阻,这是为了防止信号震荡使用的。当走线比较长的时候,走线上的寄生参数比较多,很容易产生震荡,串联一个小电阻的话可以破坏寄生震荡的震荡点。这里串联的电阻是经验值,一般在100R以内即可,并且信号的频率越高,串联的电阻值越大,但是基本都在100R之内。


图中的ADuM3201ARZ芯片是一个电源隔离芯片,将USB的供电和单片机的供电隔离开来,这样可以防止当单片机这边出现异常的时候,将电脑的USB损坏。这个芯片的内部就是使用变压器的磁隔离,如下图所示。








2.7.霍尔接口电路
2.7.1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为霍尔芯片的内部结构。里面的电压调节器可以看成是一个稳压芯片,稳定电压的作用。霍尔元件就是一个具有磁效应的半导体,当把它放在磁场里面的时候,给芯片通电,流过半导体的载流子会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偏转,这样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就会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势差。但是这个电势差太小了,所以需要使用差分放大器进行放大。





根据磁场的方向和磁场强度的不同,差分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也不同,再经过一个施密特触发器就会输出高低电平信号。这个高低电平信号用于控制三极管输出,注意这里的三极管输出是OC输出的,所以想在外部输出高电平必须加上拉电阻。


关于信号的反转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当磁场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霍尔传感器并不是马上发生电平的反转,而是等到磁场有一定的强度之后在发生反转。但是实际为了方便理解,并且实际当中这个磁滞区间也很小,这里可以忽略,就认为当磁场方向发生变化之后霍尔的输出也发生变化。







上面对应的是锁存器霍尔,还有线性霍尔,线性霍尔就是把施密特触发器去掉,内部如下图所示。





正磁场的定义:当S极对着霍尔传感器的正面时,为磁场的正方向,此时霍尔元件的输出为低电平。也就是当N极对着霍尔元件的正面时,输出为高电平。





这里的双极性锁存,值得是需要磁场的方向发生变化,才能发生输出电平的切换。而如果的单极性的输出,那么就是在一个方向的磁场的强度经过阈值的时候,发生输出电平的切换。单极性与双极性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2.7.2.电路分析
这里的三路霍尔电路都是一样的。电源供电的10uF电容是储能电容,这里其实最好还要再并联一个小电容,因为霍尔信号怕干扰,放一个小电容的话可以滤除一些干扰。





对于霍尔电路来说,输入的信号和输出的信号刚好相反,也就是加了三极管电路之后将输出取反了,如下图所示。





这里加入三级管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电平转化,二是利用三极管天然的滤波特性对霍尔信号进行滤波。这里使用的滤波方法使用了三极管,其实比较麻烦,实际上也可以使用如下的RC滤波电路进行一定的滤波作用。但是如果干扰比较大的话,使用三级管的这种接法更好一些。







2.7.3.元件取值
C36是滤波电容,R46是当霍尔元件输出低电平的时候进行放电的阻抗,放电回路如下图所示。注意此时放电不会经过右边的R49,因为右边的阻抗更大。R47是三极管的基极电阻,保证让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R49是三极管的下拉电阻,让基极有一个确定的电平状态,提高抗干扰能力。R43就是上拉电阻,R44是对单片机引脚的保护电阻,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静电的作用。这里可以发现很多和单片机相连的引脚都加了一个保护电阻,后面的电路设计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保护电阻在布局的时候要尽量靠近单片机的引脚放置,这样即使有静电过来,也可以通过这个电阻消耗一定的能量。


.      点亮“在看”,小编工资涨1毛!
0740a7c1b42ca94863221bcbd0e2d643.png
         同一主题附件:
    92684fa5bcd0f06402071001b5e9f7ae.png
    8a2d8255ad8b8992588285dffcbd1457.png
    aa1576b57da35e53b1635bc231c65903.png
    83a1d646890f94493eeb00b22bd3333d.png
    13e31f8d68efb01738689350670a0dfe.png
    9b0fcd3d4cc5fdc413d0ead70e31ecb9.png
    f0735dfb37cd8af2f633e6cc1d61249c.png
    0740a7c1b42ca94863221bcbd0e2d643.png
    8e7686cc51e0ca6bda650cd68da48859.png
    f295fd4d2c4ee436e69d37472cd8e215.png
    1c48ebad1b07617d6fdbc408bf77dbf2.png
    6e6b9708acd0713192a727bd1431c12f.png
    5e75d7d292e04aa2df456ed1cb43b05a.png
    92316c62f54196904ff353133c575b55.png
    67d64fe9b592436c8ec6985eab69200d.png
    82ef41130e6c2946c8716ca60eeb63b2.png
    88e4c80aec5cca6cee6257d8a0eedf80.png
    f08c7c00bd5f9551abdab0f31a5596da.png
    d83ca05ab2cc50dc14e0dd1bb3f18d93.png
    4f5d76cbf5fdf3a64be30abc4f0d0ca5.png
    e815ade4aa2e607e3bd0f69f0f4cb544.png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9-22 23:46 , Processed in 0.1313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