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78|回复: 0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运转中的非正常现象及原因

[复制链接]

79

主题

293

回帖

160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609
发表于 2023-8-8 09: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23-8-13 07:03 编辑

  压缩机是组成制冷系统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它称之为制冷系统的“心脏”。制冷压缩机的种类型式很多,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仍是目前制冷系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型式。本文着重介绍往复式制冷压缩机在运转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其存在的主要原因。
      QQ图片20230813065811.png
  一、压缩机的气缸温度高。该现象通常表现为气缸局部或全部发热或者发烫,主要原因是由于气阀(吸排气阀片)破损,活塞与气缸壁因活塞环断裂而拉毛;或者活塞与气缸间隙过紧,活塞环锁口间隙过小,气缸垫破损断裂等原因所致。也会由于运行工况调整不当,回气过热度过大,吸排气温度过高而使压缩机的运转温度高。
  二、压缩机的气缸拉毛,也称拉缸。产生的原因较多,除了因气阀破损,活塞环断裂的原因外,还因安装检修和操作调整不当引起。如系统排污不干净,残留铁屑,焊渣等污物;检修装配处理不干净,零件上附有污物等原因所致。还会因气缸和活塞加工精度和光洁度不高,存在毛刺等缺陷,配合间隙过小;因为压缩机的冷却差,润滑差,运转温度高等因素,都会造成压缩机的气缸拉毛。
  三、压缩机的气缸有敲击声。因气缸间隙过紧,当活塞受热膨胀时,活塞敲击安全假盖;或因气缸间隙过大,活塞销间隙大松动,活塞上下运动而产生敲击,发出有规律的轻微敲击声。或者因气阀碎片落入气缸内而产生敲击声。
       QQ图片20230813065855.png
  四、压缩机的轴承温度高。因轴承材质及制造质量差,或者装配不当,间隙过小,润滑不达标等都会使轴承温度升高。轴瓦因润滑油质量差,油路堵塞而断油;油量不足或油泵不起等原因使轴瓦上的合金过热而熔化。
  五、压缩机的密封器(密封环)因装配不当,弹簧弹力过大,润滑不到位等原因而使温度过高,严重时将损坏密封器,导致密封器漏气,漏油,漏制冷剂,引起运行故障。
  六、润滑系统不正常。油压过低或油压不起,这是因为油泵齿轮间隙磨损过大,油泵的传动件失灵;油压调整不当,油位过低,滤油网堵塞等;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因为系统和操作调整的原因,液体制冷剂进入了压缩机,压缩机遭液击结霜,油中产生大量泡沫,油温骤降而油压不起,导致压缩机的卸载装置失灵,润滑系统影响很大。
  七、压缩机的油耗增大。主要原因有:油压油温过高,平时加油过多;压缩机的磨损间隙过大,气阀关闭不严,油环锁口间隙过大或弹力不足,压缩中把润滑油带进了系统;由于工艺上存在某些弊端,油分效率低,回油效果差而导致油耗增大;也同样因为系统和操作调整不当,液体制冷剂进入了压缩机的润滑油里,压缩机遭遇液击结霜,瞬间把曲轴箱(油箱)里的润滑油全部带进了系统,使大量润滑油瞬间损失。
  八、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压力过高。起初因为系统的原因造成回气有害过热度增大,压缩机的吸气温度高而导致排气温度升高。此外因压缩机的阀片破裂,气阀组损坏,安全旁通阀漏气,机组冷却水量不足或中断,水温过高等都会造成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系统加注制冷剂过多,冷凝效果差等因素就会造成排气压力(冷凝压力)升高。
  九、压缩机的压缩性能下降,压缩效率低,制冷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制冷温度下降缓慢,冷温达不到要求,制冷速率低,浪费电耗,运转声响也因此变大。这是因为压缩机的磨损间隙大,气阀关闭不严,气密性差,通俗称压缩机的高低压串气。压缩机长期处过高或过低温度和压力的恶劣运转条件,润滑条件差,机器缺乏维护保养。压缩机经常遭遇液击事故,这是损害压缩机的最大因素。
  系统制冷剂的加注,对于供液有视液镜的系统,系统在正常的运行中,以视液镜刚好消除泡沫为准。没有视液镜的系统,应根据当时制冷温度下的蒸发温度,对照所用制冷剂相对应的饱和压力,再适当减去回气管路一定的压力损失,最后的压力即可视为当时的低压压力,以此压力作为制冷剂加注时的参考压力。也可按照系统的实际容积计算出准确的加注量。
  G=V *制冷剂的比重  Kg
  式中:G——制冷剂的加注量  Kg
      V——系统的容积  m³
  系统制冷剂的最大加注量不得超过实际容积的70~80%。
  节流阀(热力膨胀阀)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配置,其规格和种类应符合技术规定。正规企业生产的热力膨胀阀,出厂前对过热度及压力(流量)按技术性能作了调定,其压力调节杆的状态基本处中间位置,并用快干漆作了点封记号,只要配置得当,安装后在运行中一般无需再作调整了。如确需调整,必须遵守调整的原则。做到细致和准确,不得盲从和粗心,更不可任性。调整一般以当时的制冷温度为基准,换算成蒸发温度(始终比当时的制冷温度低5℃左右),节流的压力与蒸发温度的对应饱和压力基本相近就可以了,膨胀阀阀体上结霜的角度基本呈45°。绝对不应在分析判断不准确的情况下对膨胀阀反复调来调去,使工况现象反应错乱,无法准确判断系统中的制冷剂量是否合适。造成后续再次误判,越使系统不正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

GMT+8, 2024-6-2 13:51 , Processed in 0.1788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