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附件  
《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附件中心 电子技术 电子基础 cfefcadeae6071f68cd5cbd151fa3cc1.png

cfefcadeae6071f68cd5cbd151fa3cc1.png

 

单颗三极管实现电平转换电路方案:



👆查看更多目录👆


其中IN为低压系统,OUT为高压系统,以3.3V和5V举例,

当IN端为3.3V高电平时,Q2三极管Ube电压差小于0.7V,Ub<Uc,Q2三极管截止,由于R5电阻上拉至5V,因此OUT端电压为5V;

当IN端为0V低电平时,Q2三极管Ube电压差大于0.7V,Ub>Uc,Q2三极管导通,OUT端电压等于IN端,也为0V;

由此实现3.3V至5V的电平转换。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三极管替换为mos管。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把波形放大,发现电平并不是马上从0V上升到5V,而是先升到3.3V,再升到5V,整体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其中三极管大约0.95us,mos管时间长一些,约4us,mos管波形如下图




由此可知,方案一存在响应较慢的弊端,针对信号频率超过1Mhz的场景,方案一会导致波形失真,信号损失。

方案二

如图




当IN端为0V低电平时,Q3三极管Ube电压差小于0.7V,Ub<Uc,Q2三极管截止,由于R5电阻上拉至5V,因此OUT端电压为5V;

当IN端为3.3V高电平时,Q3三极管Ube电压差大于0.7V,Ub>Uc,Q2三极管导通,OUT端连接到GND,因此电平为0V;由此实现3.3V至5V的电平转换

这种设计的优点就是电平响应快,上升至高电平约150ns,下降至低电平约25ns,弊端就是输入和输出信号相反。具体波形可如下

上升波形



下降波形




整体波形




若将三极管替换为mos管




波形如下

上升波形




下降波形



可见响应速度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结

因此,在特定情况,我们需要设计特定的电路,比如简单的串口电平转换,在波特率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方案一的设计。

如果时因对响应需求较高的场景,比如使用下面这颗WS2812 智能外控集成LED时,方案一就不适用了



由手册可知,0码的表示方法为220ns~380ns的高电平+580ns~1us的低电平,但是方案一上升时间就接近1us,信号传输必定错误,

因此需要采用方案二。

.
cfefcadeae6071f68cd5cbd151fa3cc1.png
         同一主题附件:
    cfefcadeae6071f68cd5cbd151fa3cc1.png
    b8845e639df2cda020c3386fd11a500b.png
    f8ba580b5f3ece4a637993340759cbcd.png
    f71c711fdc7f027ca19909628d4c68bc.png
    d42cbd00cebd65346b37b8167063b7c1.png
    caa07e58140643618096ee237993c3a0.png
    e9bf18f47911350387cf8b65a51babbe.png
    efe6a6b566b9c26de3e97ffa7341eaac.png
    074ad39d156f97c097b06d4d9d6ca0b6.png
    6a7d7ade86a0c4af35d4e09e1bf1643e.png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10-15 07:04 , Processed in 0.1746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