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照片还是西安晚报记者拍摄于2005,那时两个孩子还小,一晃19年过去,姑娘现在已经成家,孙子也五岁多了,儿子现在已经大四,去了武警部队。)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眼,35年的岁月悄然流逝。回首1990年,那时的我刚刚高中毕业,年仅18岁,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懵懂,踏入了电器维修这个行业。谁能想到,这一坚持,便是半生。
这35年来,每一天都在和各种电器打交道。从简单的收音机、电视机,到如今复杂的功放音响,跑步机,机器人等智能家电,每一个电器都是一个独特的“病例”。我常常觉得,做维修业务,和医生给人看病并无二致。医生医治的是人的身体,而我,医治的是电器的“病痛”。

(2005年拍摄,CRT电视维修还是主流)
一年到头,我都在忙碌中度过,只有春节的时候,我才会强制性给自己放几天假。平日里,大多时间我都待在工作室,专注地维修各种电器。检修一台机器时,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是大半天。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和眼前的机器,那些复杂的线路、精密的零件,在我眼中都有着独特的语言,我要做的就是读懂它们,找出问题所在。
不过,上门维修、外出服务的时候,我就把它当作是出外运动、强身健体的好机会。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着不同区域的生活气息,既能为客户解决电器故障,又能顺便放松一下长时间久坐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周末,本应是放松的日子,但对于我来说,却常常是最忙碌的时候。客户带着大大小小的电器找上门来,每一台都承载着他们的期望。我知道,只有尽心尽力地修好,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每当看到客户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的一句“谢谢”,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那些被认为已经“无药可救”的电器。它们被搁置在角落里,荒废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仿佛已经被这个世界遗忘。但在我眼中,它们就像一个个沉睡的病人,等待着被唤醒。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和维修,当那些已经彻底报废的电器重新启动,发出熟悉的运转声时,那种喜悦难以言表。就像是一个卧床不起几十年的植物人,在高手的医治下,突然恢复了生机,身体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这不仅是电器的重生,更是我作为维修师的价值体现。

维修疑难故障,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挑战,又像侦破刑事案件,每一个线索都至关重要。面对那些看似毫无头绪的故障,我需要静下心来,从细微之处入手,丝丝缕缕地分析,剥丝抽茧般地寻找问题的根源。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个小小的故障点,我可能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但当最终真相大白,成功修复故障时,那种快乐和满足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如今,半生已过,我依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虽然身体渐渐不如从前,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却丝毫未减。难得的假期,我会强制性地让自己放松几天,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但没过多久,我就又会迫不及待地回到我的工作间,因为这里,有我热爱的事业,有我坚守了半生的梦想。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在这条电器维修的道路上走下去,用我的双手,让更多的电器重获新生,让更多的客户感受到那份久违的便利和温暖。
房宏伟,好熟悉的用户名,是楼主的话,建议改回原用户名。
有请别字先生“自祥家电”进来学习,整篇看下来没有错别字,只建议“剥丝抽茧”最好改一下,剥丝抽茧
https://baike.so.com/doc/7063846-7286756.html:
出处
"安绶惘纪,无行云流水之势,但如抽丝剥茧之行而为之,故望此云,无望得众。"明·洪楩《清平山堂 话本·蓝桥记》
折叠 编辑本段 用法先由学生抽丝剥茧,然后有老师一一讲解。
你说这个我知道,房师傅好像是安康人,来西安30多年了。
我是问楼主。
非常感谢楼主的坚守,35年那,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下来的,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大都在坚持,我们这代人承载了一个时代的重任,但愿历史不会忘记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