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附件  
《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附件中心 数码维修 播放器维修 立体声 单声道IMG_20250114_191122.jpg

立体声 单声道IMG_20250114_191122.jpg

 

索尼WM-FX403收放音随身听修复过程实录:
今年第一篇稿子记录最近修复的索尼WM-FX403收放音随身听的维修过程,请随身听爱好者指正。
该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产品,经过三十年时间,该机目前的状态是:收音/磁带功能开关打在磁带位置时,按下磁带播放键,快进快退键,机芯不动,只有电机空转声。收音/磁带功能开关打在收音位置时:按面板上按键:只有MODE(模式),ALARM(闹钟)按键有反应。其他:存台1-5,+5几个键,只有几个键有反应,不过按了后,显示屏虽然有变化,但是立即恢复显示时钟状态,收音也只有无台时的噪音。但是收音/磁带功能开关打在收音位置时,机器还有异常:此时磁带机芯本应该不动,但是电机却在转动,这有点不正常。试着拔下按键显示板与主板的排线,电机能够停止转动,故障原因可能在按键显示板。
对于磁带功能问题:将松弛的皮带换新后,机芯就可以正常动作了,其自动换面功能也正常。但是放磁带声音不对:放A面声音正常,放B面声音虽有但是听不懂。分析是A/B面声道转换功能异常。线路板上正转/反转检测开关S304与机芯联动,在机芯反转(放B面)时,其应该闭合,实测其触点接触不良。用砂皮打磨S304触点使其接触良好,再试听磁带:播放A面/B面声音基本正常了,但是电机噪声略响。
对于收音功能异常,由于该机是数字调谐电路,重点查按键显示板上的IC401 CPU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先检测主板与按键显示板之间的排线,测出其没有断线。再测按键显示板上该排线的各个端子与IC401 CPU电路的连接关系。查出不少开路问题,大多是线路板过孔氧化腐蚀造成通孔两端线路断开。
断点主要有:(请参考按键显示板电路图)
1.VT(调谐电压):R421与排线端VT  4脚断开。
2.STEREO(立体声指示):R448与排线端STEREO  6脚断开。
3.TUNER+B(收音+B)A)R411(给Q402供电),(B)R415,Q404(给IC402供电),(C)R418(给CPU的48脚识别收音状态),(D)R420(给Q405供电),这些元件与排线TUNER+B(收音+B)端8脚断开。
4.MB GAIN(MEGA BASS增益):R402,R401与排线MB GAIN端11脚断开。
VREF(基准电压):R401,S417(MEGABASS)开关与排线VREF端12脚断开。
5.Q401 B极与Q403 B极断开。
6. Q409 E极与地断开。
7. R405,D401与地断开。
断点造成故障现象:
1:造成CPU控制的VT电压无法控制主板上的变容二极管调台。
2:造成收调频立体声电台时,显示屏无法显示STEREO立体声标志。
3.:(A)造成Q402无法将AM/FM的本振信号缓冲放大给IC402及IC401。无本振信号的话,IC401(CPU)无法输出正常VT电压控制变容二极管调谐在设置的频率(显示屏显示的频率)。
  (B)造成IC402无法工作,造成FM本振信号无法预分频后提供给IC401的46脚,也使得IC401(CPU)无法输出正常VT电压控制变容二极管调谐在设置的频率(显示屏显示的频率)。
  (C)造成IC401(CPU)无法工作在收音状态,使得收音相关按键失效,显示屏不显示收音频率。
  (D)造成Q405无供电,使得Q405,Q406无法控制输出正常VT电压。
4:造成MEGA BASS 重低音无法开关,以及无法改变重低音量感。
5:造成无法改变AM/FM波段。
6:造成TUNER+B(收音+B)电压经Q409的BC极加到IC401的29脚,使得显示屏显示TAPE,也经过R461加到排线TAPE+B(磁带+B)端,该电压经主板Q313控制IC601(电机驱动电路)工作,使得电机误转动。
7:造成工作指示灯D401不亮,S415开关无法切换AM调谐步长(9K/10K)
将上述断点用漆包线飞线连接好,再试验:收音状态时,磁带机芯的电机不再误动作了。调MEGA BASS开关,重低音也可开关切换了。按与收音有关的BAND,1,2,3,ENTER这几个键时,显示屏能显示收音频率且能变化。波段切换时,噪音有变化,但是仍收不到台。而TUNE-,TUNE+,4,5,+5这几个键仍无效。测量4,5,+5键共用的CPU T2线,的确有过孔不通;测量TUNE-,TUNE+键共用的CPU T0线,的确也有过孔不通。用漆包线将断点飞线连接好,再按这几个键,功能已经恢复正常。
但是,调台时(AM或FM)频率显示虽有变化,但是都收不到任何电台。测量排线VT端有10.75V,但是随着显示频率的上升或下降,VT端电压始终不变。因为VT端有10.75V电压,估计升压电路基本正常。
VT端电压不变,先查PLLDRIVER(锁相环驱动)三极管Q405,Q406,测得:FM波段时,CPU42脚输出给Q405 B极的电压不变,Q405 E极,Q406 C极的电压也不变。测得AM波段时更不对,CPU42脚输出给Q405 B极的电压变为0V, Q405 E极,Q406 C极的电压也不变。
由于PLL正常工作需要有正常的本振信号,再测主板本振信号缓冲输出三极管Q2(收音电路图TA8122右上角),其实测电压(B:1.44V,E:0.63V,C:2.1V),好像B极电压比电路图标称值略高,测得藕合电容C15另一端有10.43V,是否C15漏电造成Q2 B极电压偏高,同时造成电路工作异常?将C15拆下,测得Q2各脚电压不变。可见C15基本正常,将C15焊回线路板。
再测Q402,预分频电路IC402各脚电压基本正常。由于手头无98.7MHZ-118.7MHZ这么高频率的示波器,无法观察收音本振电路是否正常工作。于是,在排线VT端对地接一个500K欧姆可调电位器。试着调整电位器阻值,改变VT电压,耳机中能听到FM波段和AM波段的电台节目,可见IC1 TA8122收音电路基本正常。于是,将临时电位器拆除。
检修思路回到按键显示板。留意观察一下显示屏,发现不管是AM波段还是FM波段,显示屏上都显示STEREO(立体声)字符。IC401 CPU的41脚是IF IN中频计数输入脚,本机没有利用其计数功能做自动搜索停台功能,而是用1k欧姆电阻下拉到地。排线6脚STEREO(立体声)电平只作为收到立体声信号的指示,并非做停台信号用。
IC401 STEREO输入脚32脚由R446 100K欧姆电阻上拉至VDD B+,一般有2-3V电压,但是实测得该脚电压为0V。断电测得32脚对地电阻基本正常,并未短路。将排线6脚STEREO(立体声)端与R448断开,使得TA8122的立体声信号脚不起作用。再开机,显示屏仍显示STEREO,收音仍无法调台。试着在R446上并联一个100K欧姆电位器。调整电位器阻值,使得IC401 STEREO输入脚32脚电压上拉接近B+。但是故障依旧,于是将临时电位器拆除。
估计IC401 STEREO输入脚32脚内部电路有故障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决定用烧机法来试一下。将按键显示板与主板排线拆下。用一个5V2A充电器电源,正端接IC401的32脚,负端接地,给IC401 的32脚通电几分钟。拆下5V2A充电器电源,将机器的排线连接好,再看显示屏,STEREO字符时有时无了。不过,用耳机能听到FM电台节目了,而AM电台依旧听不到。收听FM波段时,按TUNE-,TUNE+键或存台键(1-5,+5),测得VT电压能在2.34V(87.5MHZ)—8.74V(108MHZ)之间变化。可见,烧机法使得IC401 STEREO输入脚32脚内部故障电路不再影响FM波段的PLL(锁相环)数字调谐了。虽然,AM波段VT电压仍不可调,仍无法收台,但是目前中波波段干扰大,平时也不大听,就不管这个缺陷了。
收音部分摩机及磁带部分再修((请参考主板电路图)
试听本地台调频音质效果还不错,但是TA8122的调频灵敏度比CXA1238,TA2111等芯片要差一些。爱华用TA8122芯片的随身听有不少机型是给电路加一级FM预中放提高灵敏度的。
本机有一个灵敏度开关S303:其电路如图所示:灵敏度开关S303 打在DX(远程)位置时,S303 断开,Q4截止,B+经R19,D4,R22到地,D4为导通状态,天线信号经过C30,D4,C33,(CP1没有安装)到IC1 TA8122的1脚。灵敏度开关S303打在LOCAL(近程)位置时,B+经R20使得Q4饱和导通,将C30来的天线信号下拉到地,Q4的C极低电平也使得D4截止,天线信号无法经过D4到TA8122的1脚。
由于本机FM灵敏度不高,而Q4 2SC2223是高频三极管,试着在线路板原位置将其改为RF放大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增加接收灵敏度。改动后实际效果不明显,反而容易受家庭wifi无线路由器干扰。于是另起炉灶,象爱华随身听一样在CF1 10.7MHZ陶瓷中周后增加本电路做预中放。改后试听,机器灵敏度大增,但是不少远地电台节目夹杂着本地电台97.1MHZ的节目声音。再试着将本预中放改在10.7MHZ陶瓷中周前面,就消除了本底强台的干扰,灵敏度也很好。
为了收听远地弱信号FM电台时有更好的信噪比,将灵敏度S303开关改为ST/MONO(立体声/单声道)切换开关,将R20拆除,改动电路如图所示。在立体声信号比较差时,将开关打在单声道状态即可。改动后,本机FM试听效果有很大改善,有兴趣摩机的读者可以动手一试。
   FM收音功能改善后,对机器的磁带功能就感到不满意了。该机磁带播放时不但电机噪音偏大,而且播放B面时磁带有卡阻情况。给机芯传动部分加油,给电机电刷位置加酒精清洗,效果都不明显。分析是电机内部电刷接触不良或转子换向器间有磨损的金属,导致电机无力及噪音大。
   将电机换新(RF400电机)后,播放磁带B面不再有卡阻情况,磁带运行顺畅。但是,该机播放磁带A面及B面时均不再有声音输出,耳机中连电路本底噪声都听不到。但是,在试验中发现:收音状态,耳机中声音正常;磁带状态,有时偶尔有几秒钟时间耳机中能听到磁带录音,但是大多数时间,耳机中无任何声音。从故障时耳机中连电路本底噪声都听不到的情况分析,估计是功放静噪电路在磁带状态时误动作了。
功放静噪电路如图所示(请参考主板电路图:LA4582的右下侧电路),收音电路上电时,LA4582的10脚被加上高电平,高电平的开机脉冲同时经过C397加到Q314的B极,使得Q314的CE极饱和导通,将LA4582的9脚经R306下拉到地,C306的高电平电荷经R306对地放电,使得功放静噪2秒钟,防止收音通电时对耳机的冲击声。
而磁带状态时,LA4582的10脚输入低电平,无收音开机高电平脉冲经过C397 加到Q314的B极,不能使得Q314的CE极饱和导通,所以无法将LA4582的9脚经R306下拉到地而不会静噪。
磁带电路上电时,高电平经过开关S305后经过C325 R319加到Q306(左)的B极,使得Q306(左)的CE极饱和导通,将LA4582的9脚经R306下拉到地而静噪2秒钟。而电路板上R319和电机电路的R603相邻,怀疑换电机时,焊接点搭锡造成静噪故障。实际查看焊接没有问题。
不过用万用表测量Q306时发现,表笔触发Q306(右)的B极及C极,耳机中能够有声音或无声音的变化。表笔触发Q305的B极及C极(Q305的作用是关机静噪控制功能),耳机中也能够有声音或无声音的变化。测量Q305,Q306基本正常,R318也正常。怀疑C326 故障,将其用好的1uf电容代换。磁带电路上电时,要经过十几秒延时,耳机中才有声音输出。再将其换为电路图标称的0.01UF新电容,磁带电路上电时,经过2秒延时,耳机中就有声音输出。看来是C326劣化,导致干扰杂波无法有效滤除,使得干扰杂波加到Q306(右)的B极,造成Q306(右)的CE极饱和导通,使得功放静噪。
试听播放磁带的声音,播放B面时磁带已经无卡阻情况。但是耳机中的电机噪音反而比原来更响了。拆下电机远离电路板,发现耳机中的电机转动噪音能减少。试着将电机安装角度改变一下,噪音能减少。将电机安装角度调整到和原来电机一样角度时,耳机中的电机噪音已经很低了,接近丝丝的电路本底噪音。至此,磁带播放功能也修复。
试听修复的机器,在打开MEGA BASS重低音开关后,用本人的FOCAL入耳式耳机聆听正版磁带和FM立体声节目,其再现的音频:清晰的中高频,厚实饱满的低频均相当不错。

方位应该是本论坛写维修文章最用心的一个,也是技术最好的那个
王重阳 发表于 2025-1-21 08:58
方位应该是本论坛写维修文章最用心的一个,也是技术最好的那个

不是啊,别的师傅水平更高,由于他们生意忙,所以发帖写的字数较少而已
立体声 单声道IMG_20250114_191122.jpg
         同一主题附件:
    fx403 CPU.JPG
    FX403放音.JPG
    FX403收音.JPG
    电机方向IMG_20250117_163653.jpg
    耳机IMG_20250116_091721.jpg
    反面IMG_20250110_130301.jpg
    飞线IMG_20250110_211410.jpg
    飞线按键IMG_20250114_192838.jpg
    飞线按键IMG_20250114_192852.jpg
    加预中放IMG_20250117_163643.jpg
    加预中放IMG_20250120_164759.jpg
    立体声 单声道IMG_20250114_191111.jpg
    立体声 单声道IMG_20250114_191122.jpg
    劣化电容IMG_20250117_163653.jpg
    劣化电容IMG_20250117_195746.jpg
    皮带换新IMG_20250114_193117.jpg
    随身听IMG_20250116_091439.jpg
    正  面IMG_20250118_235329.jpg
    正面IMG_20250110_130249.jpg
    正转 反转检测开关IMG_20250114_191111.jpg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5 22:40 , Processed in 0.1039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