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导入
1.市场需求导入
2.设计需求导入
- 环境说明:工作环境,供电环境
- 标准说明:电磁兼容设计规范,电气部分规范,PCB设计参考规范等
- 功能需求:信号采集与滤波模块;通信模块;MCU模块;电源魔魁啊;驱动模块;诊断模块等
- 电气说明:电气接口;功能接口;系统供电;传感器
- DV测试需求:环境测试;电性能测试;EMC测试等
二、硬件方案
设计人明确所设计
产品的总体需求情况和基本性能指标,比如包括
主控芯片的MCU的运算速度和时钟频率、
存储类器件的种类和资源、
外设种类和输入输出电平的要求、
I/O端口和通讯端口接口的位置和硬件配置、
特殊电路的设计、
特殊工艺说明等等。根据《产品需求说明书》分析制定硬件总体设计方案,寻求关键元器件的性能的技术资料、技术支持、技术途径。在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需要比较充分的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成本的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关键元器件索取样品。
并对硬件方案的元器件进行供应商查询,了解价格、供货周期,是否满足开发需求。
三、原理图设计
1.分模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 MCU:电源【供电电源+模拟电源】;下载模块;晶振;引脚
- 电源:12->5 or 其他;防反接【二极管】;防浪涌【TVS管】,去噪【并电容,PI型滤波】
- 信号:去噪,模数转换
- 通信:CAN;LIN
- 驱动:基础电路;MOS;蓄流;防反接;
- 检测:按要求进行
分模块进行绘制,按照基础需求进行,参照数据手册设计,传承量产电路图经验。
2.标注关键参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标注了最大输出电流,这样可以方便别人修改电路的时候,知道电源能不能带得起负载。也可以写其它参数,如:输入电压范围,适用的温度范围,甚至是数字电路中的真值表等。【来源:队长-Leader 原理图设计规范】
3.基础元器件注释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每个电阻都写上
阻值、精度。针对大功率电阻,也可以写上
功率,要视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一般对于开关电源上的采样电阻以及运放电路上的电阻得用1%精度,上下拉电阻可以使用5%精度。PS:这里的阻值不建议写成102,要直接写成1K。尽量不要让别人去做这个换算,或者人家也不会算。【来源:队长-Leader 原理图设计规范】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每个电容都写上了
容值和
耐压。针对高精度电容,也可以写上
精度,或者是材质。如:瓷片电容的材质有X7R、Y5V、NP0等。PS:这里的容值不建议写成105,要直接写成1uF。【来源:队长-Leader 原理图设计规范】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每个电感都写上
电感值和
饱和电流。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每个磁珠都写上
阻值和对应的
频率。
其它元件也是和电阻、电容等类似,如:晶振8MHz 50ppm等
4.可维修性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增加L1电感,以便维修时可以断开,更容易排查故障。这里可以使用电感、磁珠或者0R电阻,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果负载特别大,需要的串入的元件功率很大,成本增加太多,也是划不来的,这时,可以不加。如果后面接的是QFP64封装之类芯片,功率又比较小,可以串入元件,因为QFP焊接不良的情况会比较多。【来源:队长-Leader 原理图设计规范】
5.BOM表归一化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BOM表就是
物料清单,尽量让物料的种类少一些,可以让采购员减少工作量,也会在生产上减少很多问题。这里有两个上拉电阻,一个4.7K,一个10K,如果这个阻值影响不大的话,可以把它们都合并为10K。去耦电容也是雷同的操作。
6.电源和地的符号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对于双电源系统来说,要在电源符号上写上正负号,单电源系统可以只写正号。但是千万不要用VCC,不然别人看的时候还要观察一下是几V供电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只有一个地平面,则用GND。有数字地和模拟地,则用AGND、DGND。也有一些系统还有视频地、音频地等,也要用不同的符号。注意:不要把GND这些网络名给隐藏掉了,会容易出问题。【来源:队长-Leader 原理图设计规范】
7.测试点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增加了测试点。测试点也就是一个圆形的pad,裸铜的。在一些QFP、BGA、QFN封装的芯片,有的引脚很难用示波器测量,这时可以增加测试点,方便操作。
8.网络标号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上图所示,PC7、PC6是接OLED12864的IIC接口。这里的网络标号增加OLED前缀,以减少网络标号的冲突,也增加了可读性。同理,接温度传感器的网络可以写DS18B20_DATA,网络标号上增加了元件名。其它的芯片也是一样的操作。所有的网络标号均使用大写字母。
9.容错性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在设计初期或是不经意,或是工期太赶,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电路上的接法是否正确。这时可以使用一些预留的电路,来提高整板的容错性。如上图所示,假设工程师还不确定是RX对TX还是RX对TX时,可以使用四个电阻来实现这两种接法。(NC为不接)焊上R11和R14,不焊R12和R13时,是RX对RX,TX对TX的接法。不焊R11和R14,焊上R12和R13时,是RX对TX,TX对RX的接法。当调试通过后,再把这四个电阻去掉,并连上正确的接法。这样既能保证工期,又不会出错。如果一个板子,不太确定用STM32的F103还是F407,此时,可以做成兼容设计。【来源:队长-Leader 原理图设计规范】
10.NC、NF
原理图上常常出现NC和NF两种字符,如下图所示,是不接、不焊的意思。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NC=Not connect 不接。
NF=Not Fix 不安装。
当然,NC也可以表示为normal close常闭,在继电器、接触器上用的多。
要视具体情况来辨认。
11.版本变更
版本变更做好说明,并标注
12.悬空引脚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悬空引脚也要画上X。
13.可扩展性
预留引脚电路,支持后期扩展
14.信号流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一些模拟电路,需要标明信号的流向
15.PCB走线建议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绘制的一个
四、PCB设计
1.整体布局原则
- 首先放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将这类元件设置为不可移动的属性
- 遵循“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 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对于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晶体、晶振靠近相关器件放置、多负载应平衡放置。
-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图逻辑图,根据单板电路功能和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实现同一功能的元器件放在同一区域,元器件摆放次序应与原理图信号流向一致。
- 所有器件应放置在板面,另外布局应尽量满足总的连线尽可能的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流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高温发热器件要远离其他器件进行放置。
- 除了接口器件等特殊需要外,其他器件本体都不能超出PCB边缘,满足引脚焊盘边缘(或器件本体)距离传送边≥5mm的要求。
- 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是,栅格应为50--100mil,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25mil。
- 布局时需要考虑走线和铺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死区和孤岛。
2.局部布局原则
- 根据结构要素图,放置接插件、安装孔、指示灯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并进行尺寸标注。
- 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高度>=10mm器件周围3mm内不能放置矮小器件。
- 有极性插装器件第一脚为方焊盘,芯片及其他元器件第一脚也必须为方焊盘。
- 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让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以便于将来电源分隔。
- BGA与相邻元件的距离大于5mm,IC大于2mm;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有压接件的PCB,压接的接插件周围5mm内不能有插装元器件,在焊接面其周围5mm内也不能有贴装元器件。
- IC去耦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另外模拟元器件的模拟地不允许接数字地,数字地的接地端不允许接模拟地。
- 可调元件的布局应便于调节,如跳线、按键开关、冗余阻容件等。
- 所有反馈元器件必须放近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与其他模块中的去耦电容必须非常接近POWER PIN,该部分的电容布局有优先级要高于电阻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