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61|回复: 0

LED液晶电视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分析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213

主题

9

回帖

3787

积分

版主

积分
3787
发表于 2023-7-10 1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使用中文注册

×
应当说,LED液晶电视中的信号处理电路与LCD液晶电视中的信号处理电路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在液晶电视中,机芯不是决定电视类型的唯一因素。相同机芯的液晶电视,如果采用LED液晶屏,则为LED液晶电视,如果采用LCD液晶屏,则为LCD液晶电视。是不是我说的这样,看看下面对长虹ITV46920DE型LED液晶电视信号处理电路的分析就清楚了。
        104054nzc2wn1j3a0sjjns.jpg
               图1是该机信号处理电路的组成框图。长虹ITV46920DE型LED液晶电视的信号处理电路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电路组成:1.TV信号处理电路,2.视频信号输入和ITV信号处理电路,3.视频信号处理和AD变换电路,4.变频处理和上屏信号形成电路, 5.控制系统电路,6.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该机信号处理电路的板实物结构已经在前面有所介绍。
一、TV信号处理电路
        104054kf2xffu9tf2o3w3z.jpg
      TV信号处理电路见图2。该机的TV信号处理电路由组合型高频调谐器U30(TM18-C2211LH)组成,作用是对射频电视信号进行处理,输出TV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TV信号处理电路中的高频调谐器U30不仅与部分LCD液晶电视中所采用的高频调谐器相同,而且还与高清CRT彩电中所采用的总线控制的组合型高频调谐器的结构也相同。外电路加在高频调谐器上的工作电压有+5V-IF、+33V,控制信号只有rC总线信号(SDAtv、SCLtv)。射频电视信号进入高频调谐器U30后,由其内部的高频放大电路、混频电珞、图像中频信号放大电路、视频检波电路和伴音鉴频电路处理后,分别从12、11脚输出TV视频全电视信号和音频信号。其中:12脚输出的视频信号经R402、CA35、L69、R192、C59加到U39( MST6M69FL )46脚,11脚输出的音频信号经R172、C314加到U39(MST6M69FL )58、59脚。
       在TV信号处理电路中,Q37、D37、L3、C11、C381组成+33V调谐电压形成电路。该电路是一个自激振荡电路,其结构与海信TLM32E29型液晶电视中的33V调谐电压形成电路完全相同。电路中的L3.C11组成正反馈电路。电视机二次开机后,稳压器U25( AO1084S-ADJ)输出的5V-IF电压一旦经FB9、R21加到Q37的基极,由L3.C11.Q37等元件组成的电路就会进入振荡状态,产生振荡脉冲信号。该信号由电容C12耦合到D37的正极,经D37整流C16、C17滤波,得到约40V电压,然后经D3稳压后得到33V的直流电压经FB10加在高频调谐器的③脚,作为高频调谐器的工作电压。
       维修提示:与LCD液晶电视一样,若所维修的LED液晶电视中所采用的高频调谐器与图2中的电路结构相同,在查得外电路为高频调谐器提供的工作条件(电源电压、调谐电压、总线信号)正常的情况下,则接收TV信号无图像、图像不稳定或频道收不全故障就在高频调谐器。
        二、视频信号输入和ITV信号处理电路
       该部分电路主要有AV、VGA、HDMI、ITV、USB信号输入电路、HDMI切换电路ITV信号处理和AV信号输出等几部分电路。
1. AV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04054g7cfm7ynnimtl7qi.jpg
      该机只有一路AV信号输入接口,其结构与常见的LCD液晶电视中的视频输入电路结构相同,也是由若干个电阻、电容和电感组成,见图3。AV视频信号经接口J17进入信号处理板后,先由C296、C299、L71组成的高频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然后由电容C161耦合到集成块U39( MST6M69FL)的44脚。AV状态下的音频信号经接口J17进入信号处理板后,分别经隔离电阻R436、R461进行隔离,然后由电容C310、C311耦合到U39的60、61脚。
      接在AV信号输入接口上的稳压二极管D48、D50、D83、D84为防打火二极管,目的是防止热插拔(指正常使用过程中,直接取下视频信号输入线)时出现的打火导致集成块U39损坏。
2. AV信号输出接口电路
        104054a4kx4hcz0g09ij4i.jpg
        该机的AV信号输出电路采用了两个集成块U47(LM358 )、U48( FSM6143),见图4。大家不要以为这是LED液晶电视与LCD液晶电视的差别,须知电路中的两个集成块均是简单的运算放大器,其作用与LCD液晶电视中由分离元件组成的电路作用相同,目的都是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
        在AV信号输出接口电路中,U47为运算放大器,承担音频信号放大的任务。U48为三通道视频滤波/驱动放大器,承担对视频信号中的外来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和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的任务。
       集成块U39( MST6M69FL )49脚输出的视频信号经电阻R418隔离后,由电容C283耦合到U48的①脚,进入集成块内部电路后,首先由第一组视频滤波/驱动放大器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经滤波和放大处理后的信号从⑧脚输出,然后由电容C355耦合至②脚,经其内部电路处理后从⑦脚输出,最后经R423.C388送往音视频信号输出接口J16。
        集成块U39( MST6M69FL )70、71脚输出的音频信号分别经R307、C243、R431和R311、C242、R429加到U47(LM358 )的②、⑥脚,放大后从①、⑦脚输出,然后分别由电容C282、C258耦合到音视频信号输出接口J16。
3. VGA信号输入接口电路
        104054eltag11xcs0c5tq5.jpg
       VGA信号输入接口电路见图5。电路结构与常见的LCD液晶电视中的vGA信号输入接口电路完全相同。VGA状态下,VGA-RGB信号通过VGA信号输入接日J13进入信号处理板后,分别经L40、R97 C147、L39、R96、C134、L38、R95、C142加到集成块U39( MST6M69FL )的26、25、23脚,VGA -HS、VGA-Vs信号分别经L41、R105、L42、R106加在集成块U39( MST6M69FL)的18、19脚。
       在VGA信号输入接口电路中,VGA信号输入接口J13的12、15脚经L43、L44与控制系统电路中的RXD、TXD接口相连,PC机通过此接口从控制系统电路中读取PC机能识别身份的数据。在VGA状态下,只有输入的vGA信号格式与存储器U16中所存储的数据一致时,电视机才能显示出正常的图像。
4. ITV、HDTV信号输入接口电路
        104055yrqz5zmm2jj9plaq.jpg
      ITV、HDTV信号输入接口电路主要由信号输入接J15、J14和集成块U49 (PI5V330AQ) 和相关元件组成,见图6。该电路是因电视机功能增加而增加的电路。由于该机设计有ITV功能,故增加了以U49为主组成的电路。这种情况,在多功能LCD液晶电视中较常见,它与电视机是否为LED电视无关。
      集成块U49( PI5V330AQ )为ITV、HDTV信号切换开关,负责对ITV和HDTV信号进行切换选择oU49的工作状态受控制系统电路输出的ITV-Control信号控制。U49的2、5、11、3、6、10脚为信号输入端;④、⑦、⑨脚为信号输出端,①脚为切换控制信号输入脚。①脚输入的切换控制信号来自控制系统电路,①脚为高电平时,2、5、11脚内部的信号输入通道与信号输出通道接通;①脚为低电平时,③、⑥、10脚内部的信号输入通道与信号输出通道接通。
      电视机工作在HDTV状态时,从HDTV信号输入接口J15输入的YPbPr色差分量信号分别经L49、C362、L47、C372、L50、C360加到U49的2、5、11脚。从J14输入的音频信号分别经R371.R460、CA53、CA58加到集成块U19( SN74LV4052 )的12、①脚。
       电视机工作在ITV状态时,来自ITV模块组件的ITV信号(ITV_ YIN、ITV_ PbIN、ITV_ PbIN)从ITV信号输入接口J8进入信号处理板后,分别经C374、C359、C368加到U49的③、⑥、10脚,经U49内部电路切换选择后从④、⑦、⑨脚输出。来自ITV模块组件的音频信号分别经R377、C302和R484、C303加到U39(MST6M69FL)的56、57脚。
       U49④、⑦、⑨脚输出的信号分别经R125、R126、R124、R123加到集成块U39( MST6M69FL)的31、30、28、33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3 06:11 , Processed in 0.3082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