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3|回复: 1

[分享]两倍速扫描的基本原理

[复制链接]

论坛贵宾

Rank: 10Rank: 10Rank: 10

回帖
2999
主题
347
积分
29909
在线时间
2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11
最后登录
2018-3-5

热心会员常驻会员最佳人气勋章论坛贡献勋章资料贡献勋章论坛功臣勋章版主勋章杰出贡献勋章优秀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06-3-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数字处理电路在电视技术中的应用,电视机在性能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数字化的丽音接收电路、数字化的梳状亮色分熟电路及数字化画质改善电路等,都极大地改善了模拟电视的诸多不足。
现行的彩色电视机都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每幅图像由偶数场和奇数场均匀镶嵌而成,尽管场频为50Hz或60Hz,但每帧频率应为25Hz或30Hz,使屏幕上亮度较高的细节处产生行间闪烁,易使观众的眼睛产生疲劳。为了消除普通电视制式由于场频低带来的图像大面积闪烁,一些电视机生产厂开始引入了倍场频数字处理技术。
 1.倍速扫描的提出
  自从1948年英国的D.Gabor首先提出全息摄影原理,以及1962年美国的Leith和Upatnieks提出两光束全息摄影术以来,电视界一直为追求仿全息三维立体电视而努力。直至1985年日本松下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时分式立体电视,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使同步接收25场/s的奇数场和偶数场的左右图像变为现实。但是在现有50Hz或60Hz的电视制式场频下,由于隔行扫描,每幅立体图像由奇数场(L)和偶数场(R)图像组成,使左、右眼每秒钟各接收25场或30场图像,而普通电视左、右眼每秒钟同时接收50场或60场图像,因此,时分式立体电视较普通电视将产生很大的闪烁现象。而且,当图像的黑白反差太大,形成大的白本底图像时,闪烁更为严重,这就为时分式立体电视走向市场形成了一个极大的障碍。
  为了解决立体电视中的图像闪烁现象,使之有与普通电视图像相当的感受,人们设想如果能将扫描场频增加一倍,即由50Hz或60Hz增加到100Hz或120Hz,那么时分式立体电视图像,对左(右)眼每秒将接收50场或60场图像,与普通电视毫无区别,从而可以有效地消除闪烁现象,使三维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
  综上所述,倍速扫描是基于时分式立体电视的闪烁现象而提出的
 2.场频的倍频转换
场扫描的倍频转换技术是一种数字式的场频转换技术,它把PAL/NTSC制式的50Hz/60Hz场频的信号,通过存入数字式的存储器DRAM,采用“慢存快取‘的办法,即读出捍钟频率是存入时钟频率的2倍,以实现信号场频的倍频转换,从而成为场频为100Hz/120Hz的视频信号。
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中级会员

Rank: 2

回帖
22
主题
4
积分
85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5
最后登录
2015-12-28
发表于 2008-6-1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4 0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