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96389638963
初步排查 确认电源线正常(替换测试)。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插座电压为220V(正常)。 拆机后目测保险管(FUSE 5A/250V)熔断,内部发黑,疑似短路故障。 电源模块检测 开关电源电路:该功放采用开关电源供电(非传统变压器)。 关键点测量: 整流桥(DB1)输入端无短路,输出端直流电压为0V(正常应为300V左右),怀疑整流桥损坏。 更换保险管后通电测试,整流桥输出端恢复310V直流电压,但后续电路仍无输出(±12V、+5V等均无电压)。 开关管测试: 检测开关管(型号K3568,MOSFET)发现栅极(G)、漏极(D)、源极(S)间击穿短路。 辅助电路检查: 检测开关管驱动芯片(UC3843)供电脚(VCC)电压为0V(正常需12V以上启动)。 进一步检查启动电阻(R101、R102,串联150kΩ×2),发现其中一只电阻开路。 其他隐患排查 检查次级整流二极管(D5、D6)无短路。 滤波电容(450V/100μF)容量正常,无鼓包漏液。 负载端(主板)无短路(断开电源与主板连接后测试)。 三、故障分析 直接原因: 开关管(K3568)击穿导致保险管熔断。 启动电阻(R101)开路,致使驱动芯片无法工作,开关电源停振。 潜在原因: 长期高温环境导致开关管老化(散热片灰尘堆积)。 电网电压波动或雷击造成瞬间过压冲击。 四、维修步骤 更换损坏元件: 替换保险管(5A/250V延时型)。 更换同型号开关管K3568(加装绝缘垫片及散热硅脂)。 更换开路启动电阻(150kΩ/1W金属膜电阻)。 通电测试: 空载状态下测量开关电源输出: +5V(待机电压)正常; ±12V(运放供电)正常; +65V(功放级供电)正常。 连接主板后整机启动,显示屏亮起,散热风扇运转。 老化测试: 连续通电2小时,监测关键点温度(开关管≤65℃)。 接入音箱负载,播放测试音频1小时,输出无失真。 五、维修总结 核心问题:开关电源的开关管和启动电阻损坏导致整机无供电。 维修要点: 开关电源维修需遵循“先查保险、再测整流、后查开关管”的顺序。 更换MOSFET时需注意防静电,并确保散热系统可靠。 用户建议: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灰尘,改善散热条件; 避免与其他大功率电器共用插座,减少电压波动影响。 修复结果:设备功能完全恢复,交付用户后正常使用3个月无异常反馈。 案例启示:开关电源故障在功放中占比高,维修时需结合“分段隔离法”快速定位,同时注意排查连带损坏元件,避免二次烧机。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