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22222
评分:2分 1,搞清楚是用什么拓扑结构,星型还是菊花链; 2,串联端接靠近信号源端,并联端接靠近信号最终端; 3,注意3W,不跨平面分割; @ Ben 评分:2分 1、DQ、DQS要同组同层,做等长控制。2、地址、控制信号线尽量同组同层。3、地址、控制、时钟线要做等长控制。4、时钟线要做差分阻抗控制,其他信号线做单端阻抗控制。5、端接电阻放最后一个芯片附近 @ 涌 评分:3分 原则和规则很多,比如拓扑的选择,阻抗的选择,线长与等长的控制。通常我们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计。但实际中这些要求和DDR的速率关系很大,速率不高时,不按规则走也有能调通的。遇到过4片DDR2没走T拓扑,居然跑的很好(当然速率很低)。 @ 绝对零度 评分:3分 还有差分对内等长要求,以及等时要求。电阻位置摆放。拓扑结构等 @ 两处闲愁 评分:2分 1.画线前规划好连接方式,是T型还是Flyby。规划好叠层,保证所有信号有参考平面。2.差分和单端信号的阻抗按照芯片手册要求控制好。3.学习信号的分类分类组规则,保证同类同层。控制好信号组内、组与组间走线等长和间距,防止严重的时序和串扰问题。4.电源的走线和铺铜应考虑直流载流能力。 评分:3分 1.同组数据线等长,且同层走线满足3w规则 2.地址命令等长,可在多个信号层走线 3.ddr间距不要太远 4.阻抗匹配(线宽线距叠层) 5.ddr拓扑结构选取,根据ddr数量及ddr手册是否有读写平衡来评估(之前看过ddr3数量在4颗以内,fly-by与T型拓扑差异不大) 6.关键:ddr后仿真,看时序 @ 麦子_JS 评分:3分 【1】、对于DDR的设计我们首先注意拓扑结构,不支持读写平衡功能就要用T拓扑结构而不能使用Fly_by的拓扑结构,不可大意失荆州。 【2】 DDR还要考虑芯片驱动能力,同样的拓扑结构,不同芯片驱动得到不同的信号质量,所以拓扑设计最好做一下仿真验证,评估风险。 【3】对于源端匹配电阻靠近CPU(驱动)放,而对于并联端接则靠近负载端(FLy-BY靠近最后一个DDR3颗粒的位置放置而T拓扑结构是靠近最大T点放置)。 【4】、考虑BGA可维修性:BGA周边禁布区域最小3MM; 【5】、考虑DFX:方便生产兼顾美观 【6】、绝对等长是否满足要求,相对长度是否容易实现: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走线是否满足规范? 【7】、滤波电容靠近各个PIN放置,储能电容均匀放置在芯片周边(在电源平面路径上);上拉电阻按要求放置(布线长度小于500mil)。 【8】、如有提供DEMO板或是芯片手册,请按照DEMO板或是芯片手册的要求来做。总之,DDR要注意实在很多… 评分:3分 dq.dqs组内等长,fly_by 走线注意stab,端接串联电阻位置,并联电阻位置摆放 @ 箴言 评分:2分 还有就是 走线特性阻抗,走线长度要求,参考层的连续性要求 和线间距要求了; @ 中臣 评分:2分 1、比如使用Fly-By走线拓部结构的时候一定要确认CPU是否支持读写调整技术;2、小电容靠近电源脚摆放;3、同组信号走线长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的误差内;4、数据线线要控制在一定长度内;5、有稳定/干净的电源供应;6、对于速率较高的DDR还要控制好阻抗等等。 @ Jamie 评分:3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