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5555555555
不少单位,低压用电存在较多问题,临时电源敷设混乱,为人身触电事故埋下了事故隐患。特别是临时施工电源,工作人员根据各自需要自行接取,有些临时电源线横过马路时,任由行人车辆践踏。有些检修用升降平台的卷扬机电源也用临时电源,箱内接线混乱,导线线头裸露,与这些先进的大型重要设备相比,实不相称。 在检修班房还有一些220V塑料绝缘电线由墙壁缝之间穿出,穿铁窗户而引至班房外的施工现场,在穿出窗户处绝缘已破损。班组成员触及铁窗户,就会造成意外人身触电事故。 临时施工电源,检修电源柜中还较多存在刀闸、熔断器中用铜线代替熔丝。电焊机电源刀闸保险也用铜线代替。一些电源刀闸的上下都没有护盖,带电部分裸露。380V检修电源箱,箱门已破烂下坠,电源裸露,一旦触及会酿成后果。 为此建议:为了有效地防止各种意外的触电伤害事故,保障施工检修人员的安全,检修现场应严格执行国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988)。检修现场的临时用电,主要是区别于正式电气工程而得名的。检修现场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用电的临时性,使得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变坏,容易发生电气事故,特别是因漏电引起的人身触电事故。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主要特点:①在施工现场实行TN—S系统,即增加了保护零线,做到了重复接地,把施工现场原来使用的三相四线变成了五线;②实行了两级保护,即在电器设备的首末端分别安装漏电保护器。这些措施大大地加强了临时用电的安全性。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触电事故是可以防止的。通过研究触电事故规律,可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1) 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2) 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故障,而且经常在人紧握之下工作的缘故。 (3)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电气事故多发生在分支线、用户专线、接线端、电线接头、电缆头、接触器、熔断器、开关、灯座、插头、插座、控制器等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电气可靠性也较低,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此外,临时照明采用的灯头,当白炽灯容量在200W及以上时,应用陶瓷制的螺口灯头,防止由于塑料制灯头不能耐高温,发热而引起短路着火燃烧。 在检修现场下列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 (1) 电力变压器、电动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和照明器具的金属外壳; (2) 配电屏(盘)的金属框架和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 (3) 靠近带电体的金属围栏; (4)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钢索; (5) 起重机金属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 (6) 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支架; (7)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4. 煤码头塔吊轨道没有接地 检查一些单位,煤码头的卸煤机、门吊等大型塔吊的导轨接地不可靠,有些是长期运行后锈断了,有些是大修后拆开没有接上,对塔吊的防雷接地一直未列入定期检查。煤码头一般地处空旷,防雷接地未引起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塔吊接地,既可作为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TN-S接零保护系统的一处重复接地,又可兼作塔吊本身的防雷接地。 为了充分体现塔吊接地的双重意义,塔吊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W; (2) 接地装置应有两处与塔吊轨道作电气连接; (3) 塔吊轨道两端应作环形金属连接; (4) 塔吊轨道连接处两端须跨接金属线,连接处应保证电气连接; (5) 塔吊轨道应作保护接零,即应与保护零线PE作电气连接。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