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使用中文注册  
 在格力多联机E4 故障代码代表排气温度过高保护,其核心保护逻辑为:当压缩机的排气感温包或壳顶感温包检测到温度大于 118℃时,系统会立即触发E4保护,停止压缩机与风机运行,同时主板及内机显示板或者线控器显示 E4 代码,避免高温对压缩机等核心部件造成不可逆损坏。这一故障会直接影响机组的制冷制热效果,甚至导致系统停机。以下结合故障原因、排查步骤、维修方法及实际案例,为您呈现一套逻辑严谨、可操作的维修方案。 
   
  一、故障原因分类与数据支撑 
 E4故障是 系统通过压缩机排气管感温包和壳顶感温包双点检测温度,只要其中任一检测值>118℃,立即停机保护。简单说:温度超了 “红线”,机器先 “罢工” 保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 “超温” 的根源。其背后涉及阀体控制、管路状态、冷媒量、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具体分类及数据参考如下: | 故障名称 | 关键数据参考 | 核心影响环节 |  |  |  | 系统流量控制(流量不足导致排气温度攀升至 118℃以上) |  |  |  | 冷媒流量调节(流量失衡引发排气温度超 118℃保护阈值) |  |  |  | 冷媒循环通路(堵塞导致冷媒滞留,排气温度突破 118℃) |  |  |  | 热交换平衡(热交换不充分使排气温度超 118℃保护线) |  |  |  | 温度检测与适配(感温包误报或环境高温导致温度达 118℃以上) | 
 二、分层排查思路、操作步骤及实际案例
 
 针对 E4 故障,采用 “一级原因→二级原因→三级原因”的分层排查法,结合 “温度超 118℃触发保护” 的核心逻辑与实际案例,确保每个环节可验证、可操作。1. 室外机截止阀状态排查 
 •原因描述:室外机截止阀未按要求开至最大流量位置,导致冷媒循环流量不足,压缩机排气温度持续升高至 118℃以上,触发 E4 保护。 •确认方法:人工检查截止阀开度,观察是否处于最大流量位。 •解决办法:再次将截止阀打开至最大流量处,恢复系统冷媒循环的基础通路,降低排气温度至保护阈值以下。 •案例 1:某商业综合体格力多联机项目,新装机后报 E4 故障。维修人员到场后检查发现,室外机截止阀仅半开,冷媒流量不足导致排气温度升至 122℃(超 118℃保护线);将截止阀开至最大流量位后,系统排气温度回落至 95℃(正常区间),运行恢复正常。2. 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动作异常排查 
 电子膨胀阀是冷媒流量的“调节器”,其动作异常会导致冷媒流量失衡,使排气温度突破 118℃保护阈值,需从主板控制、阀体本身、系统杂质三个维度排查: 一级原因:室内机制冷运行时,电子膨胀阀开至 2000PLS 时,内机盘管温差异常(>15℃或 < 10℃),冷媒流量适配失衡,排气温度超 118℃。 二级原因 1:室内机主板控制异常 确认方法:对室内机重新断电上电,听电子膨胀阀复位动作声音、观察管路是否有相应动作,判断是否因主板控制偏差导致流量异常。 二级原因 2:转式转换器内部电子膨胀阀阀体动作异常 若排除主板问题,可判定为阀体本身故障,导致流量调节失效。 三级原因及解决: 2.1 电子膨胀阀控制线故障(未连接、控制线损坏):人工检查后,连接或修补 / 更换控制线,恢复阀体正常调节功能。 2.2 系统内部杂质 / 阀体本身异常:吹洗系统清除杂质并更换阀体、或直接更换阀体,确保冷媒流量适配。 案例 2:某写字楼格力多联机在夏季制冷时频繁报 E4。维修人员通过设备检测发现,故障触发时排气温度达 120℃(超 118℃);进一步排查发现,某室内机电子膨胀阀控制线因施工拉扯断裂,阀体无法调节流量,导致冷媒供应不足。重新焊接控制线后,电子膨胀阀动作恢复正常,排气温度稳定在 98℃,E4 故障消除。3. 系统管路堵塞排查 
 管路堵塞会阻碍冷媒流通,导致冷媒在压缩机端滞留过热,使排气温度升至 118℃以上,需区分液管堵塞、气管堵塞、室内机连接管堵塞三种场景: 一级原因:系统排气温度异常升高至 118℃以上,低压过低(以格力多联机参考标准判定)。 二级原因及确认方法: 3.1 系统液管堵塞:逆冷媒流向,触摸管路局部温差(温差大或结霜),判断是否因堵塞导致流量受阻。 维修案例:实际维修中,曾遇到单台内机液管出现堵塞,不开这台内机系统运行正常,一旦开启这台内机,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压缩机排气温度持续走高,直到排气温度高过118℃,停止压缩机和风机,回收制冷剂到外机,割开管路,发现室内机高压管纳子头内有一个铜片,是出厂自带封堵内机用的,安装人员粗心大意,没有取掉,造成内机堵,后面抽真空,打开截止阀,放出制冷剂,从新调试主机,无论单开还是多开,机组运行正常。 3.2 系统气管堵塞:逆冷媒流向,触摸管路局部温差(温差大或结霜),排查堵塞位置。 3.3 室内机连接管路堵塞:逆冷媒流向,触摸管路局部温差(温差大或结霜),定位堵塞点。 三级原因及解决: 3.3.1 焊接导致堵塞:更换管路,重新焊接,确保管路通畅。 3.3.2 管路杂质过多堵塞:割开管路确认后,更换管路并重新焊接,清除杂质影响。 案例 3:某酒店格力多联机在冬季制热时报 E4。维修人员检测发现,排气温度达 125℃(远超 118℃保护阈值);逆冷媒流向触摸管路,发现某段液管局部结霜且温差极大,出现二次截流,判定为堵塞。割开管路后发现焊接时焊渣堵塞了管路,更换管路并重新焊接后,冷媒循环恢复正常,排气温度降至 90℃以下,系统运行稳定。4. 系统冷媒量不足排查 
 冷媒是热交换的“介质”,量不足会导致热交换不充分,压缩机排气温度飙升至 118℃以上,触发 E4 保护: 一级原因:系统排气温度异常升高至 118℃以上,低压过低(以格力多联机参考标准判定)。 二级原因及确认方法: 4.1 未按要求计算和追加冷媒:核查冷媒追加记录,判断是否因初始加注量不足导致热交换失衡。 4.2 系统管路泄漏:用冷媒检漏仪沿途检查泄漏点,确认是否因冷媒泄漏导致量不足。 解决办法: 冷媒量不足:重新按要求追加冷媒量,确保热交换充分,降低排气温度。 管路泄漏:处理泄漏点(如补焊、更换密封件),重新抽真空和冷媒灌注,恢复系统冷媒量。 •案例 4:某住宅小区格力多联机使用 3 年后频繁报 E4。检测显示,故障时排气温度达 121℃(超 118℃),低压值低于标准值 30%;经冷媒检漏仪检测,发现某室内机分歧管处有微漏,3 年内冷媒缓慢泄漏导致量不足。处理泄漏点后重新抽真空并灌注冷媒,排气温度稳定在 90℃,E4 故障未再出现。5. 追加冷媒类型错误排查 原因描述:追加的冷媒类型与系统要求不符(如 R410A 误加为 R22),导致冷媒热交换特性异常,排气温度快速升至 118℃以上,触发 E4 保护。 确认方法:将整机停机 20 分钟后测量高低压平衡压力,转换为饱和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对比(温差 > 5℃则异常),辅助判断冷媒类型是否匹配。 解决办法:将系统原有冷媒释放掉,按要求重新灌注正确的冷媒(如格力多联机常用的 R410A),恢复热交换正常特性。6. 排气感温包与运行环境异常排查 
 排气感温包是 E4 保护逻辑的 “温度监测核心”,其异常或环境高温会直接导致温度误判或真实超温(达 118℃以上): 排气感温包错误:感温包检测偏差 > 5℃(如实际温度 110℃却误报 120℃),或感温包损坏导致持续报高温,需更换感温包或主板,恢复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避免误触发保护。 运行环境温度过高(>50℃):环境高温导致压缩机散热困难,排气温度自然升至 118℃以上,属于环境适配问题,无需特殊处理,保持机组正常保护即可(待环境温度降低后会自动恢复)。 案例 6:某南方城市户外机房的格力多联机,夏季极端高温(环境温度达 52℃)时频繁报 E4,检测显示排气温度真实达 119℃(略超 118℃保护线);待夜间环境温度降至 38℃后,排气温度回落至 105℃,系统自动恢复正常,属于正常保护机制触发。三、维修流程总结与效率建议 1.基础排查优先:先检查室外机截止阀开度、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基础动作,这两个环节操作简单,可快速排除“人为疏忽” 类故障(如案例 1、案例 2),避免因基础问题导致排气温度超 118℃。 2.紧扣保护逻辑查传感器:若排查后无明显流量、管路问题,优先检查排气感温包与壳顶感温包(如案例 6),确认是否因检测偏差导致误报,或感温包损坏引发虚假 E4。 3.管路与冷媒联动查:管路堵塞和冷媒不足往往相互影响(堵塞导致冷媒滞留,泄漏导致冷媒不足),可同步排查泄漏点与管路通畅性(如案例 3、案例 4),从根源解决排气温度超 118℃的问题。 4.工具适配提效:使用冷媒检漏仪、温度检测仪等专业工具,精准测量排气温度、低压值等关键数据,替代“经验性触摸判断”,提升故障定位的精准度(如案例 4 通过检测仪确认泄漏点)。 5.案例复盘积累:每解决一起 E4 故障,记录 “触发时排气温度、故障原因、排查步骤”,重点标注是否为 “真实超温”(如案例 6)或 “误报超温”(如感温包错误),形成企业内部案例库,提升团队对保护逻辑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分层、分环节的排查与维修,结合“118℃触发保护” 的核心逻辑及实际案例参考,可系统性解决格力多联机 E4(排气温度过高保护)故障,恢复机组稳定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