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查看: 12|回复: 0

有时候觉得,技术也没那么重要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1415

主题

55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8619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使用中文注册

×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有时候觉得,技术也没那么重要。这话说出来,相信很多人会有很大意见,甚至反问我:“既然不重要,你为什么还在做技术?
技术重要吗?当然重要。好的技术和产品自然会受到市场欢迎。但技术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也不尽然。这是身边创业的朋友分享给我的经验——技术可能只占整个创业过程的30%。此话怎讲?咱们接着来细细聊聊。
a5e6f3a44234c6d98ac8a9e3156dca95.png
011
技术真的决定一切吗?
很多工程师朋友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坐在办公室里画原理图、调PCB、写代码,看着自己做的板子成功跑起来,心里那股成就感简直爆棚,甚至觉得:"硬件软件全搞定,公司没我肯定转不动!老板懂啥技术?还不如我自己单干!"
说实话,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甚至一度认为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幸好,我没真的冲动辞职,因为后来才发现,创业远不是"技术牛逼=赚钱"那么简单。
技术实现只是创业的第一步。刚毕业那会儿,我在一家小公司工作,老板是技术大牛,从电路设计,PCB设计,代码调试到采购、生产、财务、销售,全公司的事都得他拍板,每天看他从早忙到晚。这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创业不是只靠技术就能撑起来的
e1d72e5cc40b7acfe534dd8cc806b377.png 很多工程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只要把产品做出来,市场自然会买单。但现实是:
  • 你的技术再牛,用户可能不care——客户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看你的算法多高级。
  • 样品能跑≠能量产——实验室里调通的板子,到了工厂可能各种幺蛾子。
  • 市场不认"技术情怀"——你花三个月优化的低功耗设计,可能用户根本察觉不到,反而嫌你卖得贵。


所以,别以为技术实现了就万事大吉,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021
研发选型的重点:
别让供应链成为你的"绊脚石"
做研发选型的时候,咱们很多工程师第一反应是看性能参数——主频够不够高?功耗够不够低?外设资源是不是丰富?这些当然重要,但现实情况是:性能再强的芯片,如果买不到、买不起、等不及,那也白搭。
1、别让"缺货"卡死你的项目
你选了一款小众MCU,实验室调试一切顺利,结果量产时供应商告诉你:"交期26周。"客户能等半年吗?竞争对手可不会等你。更惨的是,某颗关键芯片突然宣布停产,你只能连夜改设计,重新验证,项目直接延期。昨天10块钱的芯片,今天涨到50,BOM成本兜不住,利润被吃光,甚至可能亏本卖。

090078d637175a635c21820728f2ff41.png

2、别等量产才发现"买不到"
很多工程师觉得:"采购是供应链的事,跟我没关系。"但现实是,如果你的设计导致采购困难,最后背锅的还是你。比如:
某颗芯片代理就那么几家能供货,价格、交期全看对方脸色。或者某些高端FPGA、射频芯片,可能提前半年就要下单,否则根本赶不上量产。最后还得要研发重新选型设计。

3、别让BOM成本吃掉你的利润
咱们工程师容易陷入"技术最优解",比如:"这颗ADC精度更高,贵5块钱也值!"但量产时才发现,成本根本兜不住。
所以,研发选型不能只看技术参数。再好的芯片,买不到等于零。提前和采购沟通,避免"设计很完美,量产要命"的情况。从选型阶段就控制BOM,别让利润被物料吃掉。

咱们研发选型不是学术研究,而是商业决策。你的设计不仅要"能跑",还要能买、能产、能赚钱!

031
别让量产变成灾难
咱们在实验室调试时,可以慢慢焊、反复改,甚至飞线解决问题。但到了量产阶段,产线工人可能不会,也没这个耐心——他们要在几秒钟内完成一个工序,任何设计上的小毛病都会被放大成灾难。
1、防呆设计至关重要,你以为"这么插肯定没错",但工人可能反着怼导致烧坏接口。最可靠的做法是采用物理防呆结构(如异形插座),同时在PCB上印刷醒目的方向标记,确保工人无需思考也能正确安装。

28995fcf28c4c2dda8ac95d2e1ba27f7.png 2、在产品设计中必须预留关键测试点(如MCU串口日志线、电源信号等),若无法引出接口至少要保留测试焊盘。测试方案要尽量自动化,避免依赖人工主观判断(如听声音辨故障),这样才能确保量产测试既快速又可靠。所以啊,记住测试设计的简易程度直接影响量产效率。3、量产时固件烧录必须简单高效,建议预留专用烧录接口或支持USB直烧,实现"即插即烧"的一键操作。优先选择兼容开源工具(如ST-Link)的芯片,必要时可开发低成本烧录器来提升产线效率。
f4ce35a131a0a438c10661e119f71662.png
所以,设计时就要想:"产线工人能不能一眼看懂?"测试流程越简单越好,最好能做到"插上就自动测"。也可以提前去产线盯两天,看看实际生产会遇到什么问题。


041
别让认证成为压垮产品的最后一根稻草
咱们很多工程师觉得产品做出来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实是:认证才是真正的"拦路虎"。你以为产品功能测试通过就完事了?Too young too simple!
产品认证是必须跨过的坎,主要有两大难关:
首先是EMC认证,这个最让人头疼。产品在自己实验室测试好好的,一到认证机构就辐射超标。可能就因为一个以太网接口、一颗晶振甚至某条走线导致测试失败。最怕的就是要反复改版,运气不好得改好几版才能过。
所以设计时要预留后手:关键接口预留共模电感位置,敏感电路区域预留屏蔽罩安装位,当然能用不上最好。

6d179c11c1b281895719af6180206f97.png

其次是安规认证,这个没有就别想卖。国内销售必须过3C认证,出口欧洲要CE,美国市场要UL。每个认证费用都要几千到几万不等。要是测试不过,超过规定次数还得额外收费。
所以一定要提前吃透认证标准,该加强绝缘的地方、该换认证器件的地方,在设计阶段就要一步到位。

记住:认证不过关,前面所有研发投入都白费。该花的认证费用绝对不能省,心存侥幸只会损失更大!

051
总结:商业思维比技术实力更重要
创业不是做技术,而是做生意。很多工程师创业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因为没搞懂商业逻辑。比如:
1、成本算不清:BOM成本+开模+认证+库存+坏账准备金+人工成本……算完发现市场价比你成本还低。
2、定价策略失误:要么定太高卖不动,要么定太低亏本赚吆喝。
3、渠道没打通:产品再好,卖不出去就是电子垃圾。
所以,创业前一定要想明白:"谁是我的客户?他们愿意为哪些功能买单?愿意付多少钱?"千万别闭门造车,多跑跑市场,看看竞争对手怎么做的。记住: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账上没钱,再牛的技术也撑不下去。

31ad6ff19fc92dde22da01a1106afd04.png
如果你真的想创业,我有几个建议:
1、先兼职试水:别一上来就ALL IN,可以先接点外包,试试自己能不能搞定客户需求。
2、找合伙人互补:你懂技术,但得有人懂市场、懂财务,单打独斗太难。
3、控制成本:能租的别买,特别是咱们硬件开发仪器设备单价都是比较高的。
4、做好最坏打算:创业失败是常态,要勇于承担创业失败的后果。
技术牛逼不等于商业成功。所以,别觉得自己技术牛逼就能横扫一切。真正的牛人,是能把技术变成商业价值的人。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面对这些挑战,那不妨先在公司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再出发。
当然,如果你已经铁了心要创业,那我只能祝你——头发别白得太快!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13 17:17 , Processed in 0.2429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