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806|回复: 3

连续跳闸难倒老电工,查明原因让人气愤!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1351

主题

50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6839
发表于 2023-10-24 14: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使用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电脑维修 于 2023-10-24 14:42 编辑

在一个朋友的新家装修过程中,一个奇怪的问题令人困扰:漏电保护器屡次跳闸,即使经验丰富的老电工也束手无策。这个问题一度让所有人感到恼火,然而,当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时,让人十分气愤!


一开始,这个问题似乎不太严重,可能只是一个小故障。但由于各种忙碌,没有人真正花时间解决它。当电工首次前来检查后,结果令人感到惊讶。他认真检查了电线和插座,但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电工扯着头发,一脸不解地说:“不可能,不可能,没有问题!”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担忧。新房子刚刚装修好,漏电保护器不断跳闸,显然是一个大问题,但没有人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最近,我决定亲自前去看看这个问题到底出在何处。漏电保护器跳闸的原因通常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漏电保护器本身的质量、电器设备的问题以及电路问题。但在进行详细测试之前,我们必须像医生诊断病情一样,先“看、闻、问、切”。

我和我的朋友深入探讨,试图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有一个关键时刻,我朋友提到了一个令人怀疑的情况:每当她拖地时,漏电保护器似乎更容易跳闸。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这可能是一个线索。

于是,我使用了一项新的技术工具,一款带有非接触式电压测量(NCV)功能的万用表。这个功能用于检测电线是否带电,而不需要实际接触电线。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任何位置,NCV功能都可以检测电压。
02

PART
NCV意为非接触式电压检测,无需用电笔接触电线。


PART
03

按住NCV检测按钮,仪表液晶屏停止显示,并发出声光提示,表示已进入NCV检测状态。
04

PART
按住NCV检测按钮,将仪器顶部靠近待测物体。如果有30×1000V的交流电压,仪器将发出连续的声音,并点亮红色警示灯。

我使用NCV功能检查了房子的不同区域,特别是与漏电保护器有关的地方。最终,我在地板下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情况:地板下存在电压,但它不应该在那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电压是由于一根没有绝缘保护的电线导致的。这根电线不是安装在绝缘管中,而是被用普通绝缘布胶带埋在地板下。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因为地板在拖地的过程中时常与水接触,这根没有适当绝缘的电线成了漏电的源头。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漏电保护器都会跳闸,以保护居民免受电击风险。

解决问题

当问题终于被发现后,我们立刻采取了措施。这根危险的电线被绝缘管覆盖,并确保地板下不再存在漏电问题。这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所有的困扰,漏电保护器再也没有跳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即在家庭电线安装和维护中绝不能忽视安全。地下电线必须得到适当绝缘和处理,任何侥幸心理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幸运的是,在这个案例中,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及时发挥,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但如果掉以轻心,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对于电和水,永远不要马虎大意。
声明.

11

主题

1005

回帖

1337

积分

初级维修师

积分
1337
发表于 2024-2-26 08: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没套绝缘管还是有接头    好的护套线有点水也不会有影响

1

主题

475

回帖

593

积分

入门维修师

积分
593
发表于 2024-2-26 0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肯定是施工电工,在施工过程中将此路火线漏装或断路,发现后各管路已安装到位。施工员偷懒,拉一条明线恰巧这条线局部绝缘已没有,再无其它线可用(或为了省点线钱),用普通绝缘胶布缠缠,匆匆埋下。解决办法,若是插座线,可将其调整为接地线,在两端做好标记颜色调这一路线和原地线换位,若是控制线另当别论最好费点劲归位与管中(抽出原线路重穿线)。向施工单位追责,是人命观天的大事。

2

主题

397

回帖

491

积分

入门维修师

积分
491
发表于 2024-6-17 1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年不遇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4-30 20:31 , Processed in 0.1943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