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26|回复: 0

不花钱的ESD防护电路—放电齿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1351

主题

50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6839
发表于 2023-10-24 14: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使用中文注册

×
      当尖峰电压输入的时候,IC的管脚会有被击穿的潜在风险。尖峰电压常来自于ESD、带电热插拔、感性负载断开瞬间产生的反向电动势叠加脉冲。
    为防止尖峰对电路中器件的潜在伤害,一般常用TVS旁路泄放到地、或在线上穿电阻限流限制尖峰电压峰值冲入芯片的IO口。
    但TVS有三个问题:
    一是TVS是有寿命的,次数多了老化容易损坏;
    二是TVS有个结电容Cj,在高速信号线上使用TVS旁路泄放的时候,会有一个副作用,会因为Cj充放电的问题,在正常高速方波信号上升沿下降沿时,有迟缓作用,使方波信号来不及充到高电平临界值就开始了下降沿放电了,使数据速率受到限制。
    三是要花钱,尤其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有一种改进型方法是可以借鉴的,虽然不算是尽善尽美,但也算是多了一个选择性方案,可以有效地规避以上缺点,就是在PCB版上利用布线实现的放电齿(如下图1、图2)。

410d11651d30d3fb0a899d6a7c986692.png
    在静电来源端与泄放端加如图的放电齿,放电齿的要求是尖峰相对,且其上必须无阻焊层(切切),尖对尖的齿间距为1mm间距1mm的设计依据来源于两个:
    一是干燥空气中的空气击穿场强为3*106V/m,当ESD电压为3000V时,1mm的间距,3000V尖峰刚好达到击穿放电泄放的临界场强;不低于3kV的esd都能被泄放掉;
    二是考虑到安规绝缘耐压的测试,一般在1500-2000V,放电齿间隙还得必须确保耐压测试时不能击穿导通。所以,放电齿齿间距选定在1mm这个尺寸。
    不过,放电齿也有个缺点,就是放电次数一多,在齿间会形成较多积碳,容易导致齿间绝缘阻抗变小,尤其是潮湿吸潮情况下。需要及时清理。在静电发生频次较高的场合,悠着点使用。
    在电源或信号线的用于抑制浪涌的共模电感两端(如图3)也常加放电齿,避免在浪涌电压太高时,在共模电感前后端形成较大压差,从而击穿电感线圈绕线的绝缘漆层。

6d77d7930a36c6a48d7f0d1e1f975afc.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4-30 22:00 , Processed in 0.1853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