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使用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23-8-12 18:36 编辑
如果真正要做到规范,使制冷达到原机效果,其实用6mm管比用8mm管还多要料。算一下这两种管的表面积就知道了,管道的圆周长乘以长度就等于它的表面积,也就是管的传热面积。 表面积:S=D*π*h
式中:D为管的直径
π为圆周率取3.14
h为管长度 为了保证管的传热面积(蒸发面积),用6mm管就必须多盘几圈。如正常情况下一台冰柜用8mm管盘8圈,而用6mm管就必须盘11圈才能达到8mm管的效果。那又何必呢?这样算来用6mm管多盘多费工夫,多用卡子螺丝,多钻眼,多费电,秤秤6mm管的总重量反而比8mm管重,得多花钱,多不合算!如果有意少盘制冷就一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温控就一定不会自动停开机,坑害用户,用户不满意,名声又不好,所以说不论从哪方面谈都是不划算的?!想用6mm管盘而达到投机取巧的目的,那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冷柜横式盘管一般用直径8mm铜管, 距冷柜口5cm处盘第一圈,然后逐圈往下盘,每圈间隔6cm,距底部约8cm处结束。盘管上部接毛细管,底部转角处开洞接压缩机进气。盘管要平整,转弯要准,长度的两头适当的部位用铝卡将盘管固定在冷柜内壁上,宽度内不需装卡固定。 冰柜横式盘管的长度:测量冰柜内壁一圈的周长;深度上部空出5CM,底部空出8CM,其余的深度按每间隔6CM盘一圈,得出所需盘管的圈数再加1圈(第一圈);最后乘周长就是盘管的总长度了。如测得周长为1.6米,深度为50厘米的冰柜。 计算公式:总长度m=〔(0.5m-0.08m)÷0.06m+1.6m〕X1.6m=13.76m 毛细管穿过底部紧贴内角从上部第一圈进入(底部的穿管洞应紧靠角,毛细管和回气管都从此洞穿出)。如是冷冻冷藏两用冰柜,毛细管先进冷冻管。 竖盘管与横盘管比较有三个特点:1、转角处不浪费(不占)冰箱冷柜空间;2、管路外表不积存冷凝水(水会顺管直向下流),有效避免了因时间过长使箱内壁腐烂。特别是采用铁制盘管,不容易腐蚀管路;3、停机后毛细管继续节流的制冷剂液体不会直接进入压缩机,运行中或停机后初开机时能有效避免液击压缩机。 双温型冷冻箱用8mm竖盘管是最好排列了。我用“口”字形表示箱体,在这个“口”字的右上角或右下角处的底部(底板)戳穿一个比8mm略大一点的洞,毛细管就从这个洞穿进来接“n”形右边冷冻盘管,箱内只能看到约10cm长的毛细管,冷冻盘管就从这个“口”字形的右上角或右下角开始排开,排完整个“口”字形一圈后便回到了原点(即这个“口”字形的右上角或右下角)。再从这个“口”字型的右上角或右下角的上方(距箱口约15cm处)中间的隔板戳穿一个洞,冷冻管排完后便从这个洞穿进冷藏箱,冷藏横式盘管走一圈,也回到了冷藏“口”字型的穿管的原点,再对准这个洞的下方(与冷冻u形盘管的下沿平行)戳穿一个洞,将冷藏盘管从这个洞穿回进冷冻箱,又从穿毛细管的洞穿出底板接压缩机的吸气口,整个排管结束。 这样冰柜底板只有一个洞,中间的隔板上下各一个洞。整个排管没有交叉(重叠)点,整体美观。冷藏回管再次在冷冻箱下部走过,有效避免了回气管的有害过热,盘明管这种排管是最理想的。 当然,多数都是采用横式盘管,用8mm管先在冷冻箱盘完7~8圈,再穿进冷藏箱盘一圈,毛细管接冷冻蒸发管,冷藏的回管穿出箱底接压缩机吸气。 对于两边挂有层架的立式冷藏陈列柜,盘管只能盘在里面一面了。由于原机是两侧都有蒸发管,现缩为一面,所以盘管的传热面积必须保证。6mm管的间距不得大于5cm;8mm管的间距不得大于6-7cm,否则制冷温度达不到,不会自动停机。盘管要横盘,而且要布满整个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