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99|回复: 0

三相电零线共线的后果是什么?90%的电工不知道!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1356

主题

50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6939
发表于 2023-7-1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使用中文注册

×

谈到三相电零线共线时我们先了解一下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我们主要介绍TN-S、TN-C、TN-C-S系统:

N-S、TN-C和TN-C-S是常见的电力系统接地方式,用于确保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它们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定义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接地配置。

TN-S系统

在TN-S系统中,中性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是分开的,分别传输电流和提供保护。这种系统中,电力供应系统中的中性线与地面通过独立的导线连接,同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保护地线连接到地面。这样可以提供可靠的电气保护和人身安全。



dddd6e23b75a7d7f17b0953328404955.png

TN-C系统

在TN-C系统中,中性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是合并在一起的,以共用一根导线传输电流和提供保护。在该系统中,电力供应系统中的中性线兼具电流传输和地线保护的功能。然而,这种配置可能会在一些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因为中性线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可能会造成电流传导到地面,导致接地故障和电击风险。



3392e54841049f7a417e5b7c0997cbe3.png


TN-C-S系统

TN-C-S系统是TN-S系统和TN-C系统的组合形式。在TN-C-S系统中,电力供应系统中的中性线和保护地线在供电点处是合并在一起的,但在建筑物内部是分离的。这意味着在建筑物内部,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分开的,类似于TN-S系统的配置,提供可靠的电气保护和人身安全。但在供电点处,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合并在一起的,类似于TN-C系统的配置。



7a39cc2d16192b35ad856ec0dbfdc915.png

了解完供电系统接地方式,我们再来介绍下零线地线的定义:


零线

零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根导线,通常用颜色为白色或蓝色来标识。它是电源系统中的中性线,也称为中性导线(N线)。零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回路和完成电流的闭合回路。在单相交流电系统中,零线与相线(Live Wire)配对,使电流能够在电路中流动,供电给电器和设备。在三相交流电系统中,通常有三个相线和一个中性线组成,其中中性线起到平衡三相电流的作用,确保电路中的电流均衡。


接地线

接地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根导线,通常用颜色为绿色或黄绿色来标识。它是用于提供安全保护和保护电气设备的导线,也称为保护地线(PE线)。接地线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到地面,以便在发生电气故障时将电流导向地面,以减少触电风险。接地线还能帮助保护电气设备免受电磁干扰和静电积聚的影响。



55431287ef072548b47c3eed31ef1c14.png

了解完这些,我们再来谈一下三相电零线共线时,即将三个相位的零线连接在一起,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电气设备故障:三相电零线共线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故障。由于零线用于提供回路和消除电流不平衡,当三个相位的零线共线时,会造成电流在零线中的积累,增加了电气设备受损或故障的风险。

过载和火灾风险:当三相电零线共线时,电流会在零线中集中流动,导致零线电流过大,可能引发过载情况。过载会导致电线和电气设备过热,增加火灾的风险。

触电风险:三相电零线共线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有电流,增加人体触电的风险。当人体接触带有电流的金属外壳时,可能导致电击事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电气系统不稳定:三相电零线共线会导致电流不平衡,从而影响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不平衡的电流分布可能导致电压波动、电压降低和电力损耗增加,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避免以上后果,应确保三相电零线分别与相应的相位线连接,严禁将零线共线。在安装和维护电气系统时,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正确的接线和分线,以保障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声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2 03:17 , Processed in 0.1720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