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音响维修音响发烧友之心声作品

2023-5-26 17:03|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555|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各位坛友好,小月近来一直潜水,也很少发贴了.今夜莫名奇妙失眠,索性不如上来发篇长贴,诉诉心声.胡乱说一通,不对的地方还请前辈高人指教近日无事仔细研究了下耳机(一副HP800和一副森海MX500,配合ADI芯片+BBE音效)和音 ...
    音响维修

再说说细节丢失这个缺陷,这几乎是中低档音响系统的通病.
相对于高档音响,静电音箱和好点的耳放系统.音箱的细节丢失其实已经达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我经常在耳放系统中听一些常听的音乐,每次都能从耳机中发现更多的细节和惊喜!!!而音箱则无论怎么都听不出来.
仔细对比聆听下,音响主要丢失了以下细节:
一:瞬态的波形,常见在某种乐器突然发声时特有的一瞬即逝的伴随音,如鼓皮声,笛膜共鸣声,小提琴弦和弓的摩擦声.
二:谐波丢失,常见于中频的谐波,这个问题多少要和分频器要扯上干系了.且和扬声器的音域频响特性,线性也是相关连的.
三:复杂音乐背景下的小音量丢失.这似乎是扬声器振膜太过于笨重所致,怀疑静电扬声器是否就为了改善这些而诞生??/?
上述的第一和第三条,基本可以归罪于音箱系统,属于喇叭和箱体的问题。特别是分频器电路:二分频中频差,三分频音质差,全频的频响又差!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永恒的难题!!
而第二条,则和分频电路和功放有很多的关系,抛开电路设计不说,就用料上来说,分频点的确定和耦合,滤波电容的选择也是难题一道,需反复试听修正才能调得顺听一些.
很多功放的末级功率放大电路中的滤波电容(也可说成是功率供给电容)都是大水塘+高频电容,而大容量电容由于本身的电感电阻和ESR值的影响,对中高频段的功率供给能力相对低频和超低频来说要差的多.不仅会使低频变混,中频暗谈,丢失细节;也同样会造成瞬态反应不及.和其并联的小容量高频电容虽然在极高频段能补偿一些功率因素,但对3~8K的频段供给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一般DIY玩家能弄到的大容量电容真正各项指标好的是少之又少,用并联不同容值电容代替大容量电容的方法理论上虽可行,但实际上往往会造成音质混乱,且机器线路的布局对此也有限制性.而容量偏小的优质电容在大音量回放时,超低频段的表现又差强人意,唉~~末级功放电路如此,前级运放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又何尝不是?只是症状要稍轻微些罢了!!
除了上述的这些,音箱的箱体结构对音响系统来说也有太多的缺陷,
倒相式音箱低频下潜深,低音有力,可是却存在无法避免的低频某频段的峰谷,共振和低频混浊.
密封式音箱细节表现好,可是频响影响严重,特别是低频下潜几乎全靠低音扬声器的尺寸和特性来决定.好的密封箱箱体大,价格贵,效率也低。
静电+低音炮直接免谈,价格实在太贵,全频号角频响相对较差,手工制造非常复杂,好点的成品价格一样昂贵,同样免谈...(这方面直热胆版主心里非常清楚)
可怜乎,莫非只能听耳放系统???然大多CD录制时的声场是按音响系统来定制的,耳放系统的声场大多是不正确的,久听不但耳朵痛,头也痛.....
听音室对大音量时的回放的效果也有大大的影响,不可忽视.普通家庭20~30平米的客厅充其量只能容纳60W的音箱,功率再大的话就只能换房子了= =!
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似乎没有说到这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的,至少我认为,真的很难解决,至少我是没办法解决。
或许某一天,科技发达了,某个牛B音响公司出产了一只15寸长冲程的“超薄振膜静电单元”!有着30W标称功率,100W的峰值功率,再加上非常好的箱体设计和听音室设计,或许能解决上述的一切问题.哈哈哈哈
在此之前,我们依然只能选择性的选择这些音染音响系统,体会音乐魅力的同时,同时感受着这种挥之不去的"缺陷美"
我只能用用音响来制造气份,用耳机来聆听轻音乐.用心灵来感受和理解旋律.我相信我是一个懂得音乐,也了解音质的人
幸苦的打了这些字,还望各位朋友谈谈自已的想法,有劳了!!!  12 / 2 页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11-19 15:07 , Processed in 0.1840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