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1875 输入信号屏蔽线也在此接地。音量电位器接地引脚应通过屏蔽线(外层)与印板地相连。 第二个接地点—电源地安排在本机输出端之间。具体做法同上。C503、R503、C504和R504直接安装在支架与接地片上。另外,整流滤波电容C101和C102外壳(“一”端)不应与底板有电气接触,它们要用两根较粗软线与电源地相连。电源变压器中心抽头(0V点)也应分别用两根较粗软线与电源地相连。 保护电路印板地线也要用线接到电源地。总之,务必按图3N示地线接地方式布线。这样才能较好减小信号和电源、左右声道地线之间的串扰。三、性能和音质 以往制作IC功放,尤其是LM1875这种功率不很大的功放,都不很注意测试其性能。虽说IC功放的性能主要由芯片本身来保证,但实际性能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往往并不了解。因此,如果实测性能与芯片本身性能差距较大,往往不是去检查应用设计中是否存在问题,而是怪罪IC本身音质本来就有什么问题。这当然并不公平。 本机实测增益27dB,两个声道同时工作,输入635mV时,8Ω负载上输出14.2V,合输出功率为25W。图7为频率响应,从5Hz~50kHz完全平直,150kHz时为-1.5dB。 图8 总谐波失真曲线 图8为总谐波失真曲线(左声道,右声道与此十分相似)。20W输出时20Hz、1kHz和20kHz失真基本上<0.1%,十分优良。在削波之前这些失真基本上是二次谐波分量。可以说,LM1875的设计是相当优秀的。 图9是方波响应,上面为输入波形,下面为输出波形。左面为纯阻负载,右边为0.47u容性负载。可见稳定性很高。 当本机连续输出正弦波功率超过20W时,芯片内过热保护功能及时启动,从而形成间歇输出状态。不过实际的音乐信号属于非连续信号,即使瞬时功率超过20W ,保护电路也不致启动,因而不会影响音乐信号的连续放音。曾用调频广播电台之间的噪声连续驱动本机检测各处温升情况。在室温27℃ 、输出电压±15Vp-p的条件下,LM1875本身散热板处温度为82℃,整流桥堆的温度为50℃,电源变压器上部温度为38℃,三端稳压IC上部温度为45℃。然后加大输入噪声信号(音量电位器向右旋)使本机输出进入削波状态, 过热保护启动后,输出连续3秒钟,然后停止1秒钟,以此反复,但不会引起上述各点温度的变化。在一般正常聆听条件下,LM1875本身散热板温度大致只上升到55℃左右。由此可见,本机工作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 12345 / 5 页下一页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14 18:21 , Processed in 0.1410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