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TM3718"铂晶"型液晶彩电主通道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该机主通道采用中频处理器TDA9885为核心构成。TDA9885T的内部构成参见图5-27所示。 (1)图像中频、伴音中频信号分离电路该机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和伴音信号,采用了以声表面滤波器Z152、Z153和V159等构成的图像、伴音准分离电路。高频头输出的图像中频信号和第一伴音中频信号经R157进行阻抗匹配,再经C158藕合到V159的b极,V159和周围元件构成共发射极放大器,由它将信号的增益提高20dB左右,以补偿Z152、Z153的插入损耗,R163、R158是V159的偏置电阻;R159是直流负反馈电阻,以稳定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状态;R162和C161组成交流负反馈电路,以稳定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L161和分布电容构成谐振回路,以提高放大器的高频放大能力。由V159的c极输出的放大后的信号通过C160娟合后,不仅利用Z153选出符合中频特性的图像中频信号,再经N151的①、②脚输入到中频放大电路,而且通过Z152对图像中频进行大部分的衰减,仅保留图像中频信号和第一伴音中频信号的一个峰,并输入到N151的23、24脚。由于采用准分离方式,所以伴音信号不受衰减,提高了伴音信号的信噪比,图像中频的窄峰主要用来和第一伴音中频差拍形成伴音中频信号。当接收D/K、I~B/G制信号时,N151的③、@脚输出的控制电压为高电平,其中,③脚输出的高电平电压通过R176使V176饱和导通,VD151截止,不影响Z153的工作状态,于是Z153输出符合宽带幅频特性曲线的图像中频信号,以保证PAL制和SECAM制的33.57MHz色副载波有足够的幅度;@脚输出的高电平电压通过R169使V152饱和导通,VD152截止,不影响Z152的工作状态,于是Z152输出符合宽带幅频特性曲线的伴音中频信号,以保证D/K、上B/G制信号时伴音更清晰。当接收M、N制式信号时,N151的3、22脚输出的控制电压为低电平,③脚的低电平使V176截止,它集电极上产生的高电平电压使VD151导通,将Z153内的一部分振子短路,于是Z153输出符合窄带幅频特性曲线的图像中频信号,以保证M制和N制的色副载波有足够的幅度;22脚输出的低电平电压使V152截止,VD152导通,将Z152的一部分振子短接,于是Z152输出符合窄带幅频特性曲线的伴音中频信号,以保证D/K、1,B/G制信号时伴音更清晰。(2)图像中频放大、视频检波电路声表面滤波器Z153输出的38MHz图像中频信号由N151的①、②脚差分输入后,通过3级受控中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视频检波电路,经该电路解调后的复合视频信号(全电视信号)通过预视放电路放大并由@脚输出。再经V105缓冲后,通过R183送到视频解码电路进行解码。视频检波电路采用PLL方式,N151内的压控振荡器与@脚外接的移相电容C179、晶振Z151通过振荡获得正弦波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经分频后产生38MHz开关信号送到自动相位比较器(APC)和视频检波器。在APC电路中,中频放大器输出的PIF信号与移相的VCO振荡信号进行相位比较,产生的误差电流由⑩脚外接的双时间滤波器C184、R185、C18 5平滑为直流误差控制电压,对VCO实施控制,使其产生频率稳定的振荡脉冲。(3)AGC电路N151(TDA988 5 T)内视频检波器输出的视频信号还有一路送至AGC电路,产生中放AGC和高放AGC两种控制电压。中放AGC电压经⑩脚外接的C180平滑后,由后向前对三级中频放大器进行逐级控制,若信号增益超过中放AGC的控制范围后,经一段时间延迟〈延迟量由MCU通过I2C总线调整〉后,高放AGC电路启动,由⑩脚输出高放AGC控制电压,通过高频头的①脚输入后,对它内部的高放电路的增益实施控制,确保该机在接收不同强度电视信号时,中频放大器输出的中频信号的幅度基本不变,实现AGC控制。(4)AFT电路N1 51(TDA988 5 T)检出的AFT电压由@脚输出,但该AFT电压并未送到高频头,而是通过I2 C总线送到MCU电路,MCU再通过I2C总线控制频率合成高频头的本振频率,确保高频头IF端的载波始终为38MHz,并且在自动搜台时,能将节目锁定在最佳位置。(5)伴音解调电路由声表面滤波器Z1 5 2滤波后得到第一伴音中频信号,送至中频处理器N151(TDA9885T)的23、24脚,输入的信号经内部限幅放大后,送至内部混频器,得到第二伴音中频信号从8脚输出,送到外部音频电路。另外,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在内部还送到音频解调电路,解调出TV音频信号从8脚输出。不过,康佳LC-TM3718液晶彩电未使用8脚输出的音频信号。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18 05:53 , Processed in 0.1902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