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空调检修经验谈(下)5.功率模块的检测与安装在变频空调中,压缩机的运转速率取决于功率模块[又称变频模块或IPM,多为日本三菱的PM系列及日本新电元的TM系列(内直升关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若功率模块输出的电压越高,则压缩机运转频率及输出功率就越大;反之,压缩机运转频率及输出功率就越低。正常工作时,功率模块输出的电压通常在20V-200V之间变化。功率模块的U、V、W端子内部封装有6只大功率组合晶体管(分为上、下臂两纽),每只晶体管的c、e极间又并联有一只阻尼二极管,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U、V、W端与P、N端(或+、-端)之间的导通特性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相同,即用指针万用表测量U、V、W端与P、N端(或+、-端)之间的正向阻值应为几千欧姆,交换表笔测量(即反向电阻)应为无穷大;若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挡测量,正向压降应为0.4V-0.6V,反向压降应为无穷大。若测得的正、反向值异常,或某一捆的值与其他两捆的值相差较大,则可判定功率模块损坏。 注意:上述阻值测量须在电路板完全断电且大电容中无残存电荷的情况下进行,且不可带电进行!安装功率模块时,需先清除模块金属面与散热器的安装面上的杂质,然后在模块的金属面上均匀涂上一层薄薄(厚度0.1mm-0.3mm)的导热硅醋,如图5所示,最后拧紧两者的固定螺钉,移动阻挡功率模块散热器通风的线束,并清除通风通道中的杂物,确保散热器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需注意的是,导热硅脂的作用就是填补空隙,让功率模块与散热器表面紧密贴合,所以涂抹时并不是越多越好。接下来是连接功率模块的连线。功率模块上一般设有连接压缩机的U、V、W端子,连接电源的+{直流电正极,有的模块标为"p")、一(直流电负极,有的接块标为"N")端子,如图6所示,还有一个10脚与11脚连线插座(内含驱动电源的功率模块没有11脚连线插座),这些连续的位置不能插错,尤其是U、V、W、+、-端子连线。为防止连线错误,建议在拆下功率模块前,先用笔记下各条连线对应连接点的名称,或用手机拍一张照片,以便连线时对照。提示:1.在更换功率模块时,为防止静电击穿模块内部MOS管,不能将磁性物体靠近新模块,也不能用手指或带静电的物体触磁功率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子;焊接时,电烙铁的;咯铁头应良好接地。2.在实际维修中,因功率模块安装不妥,导致模块散热不良,从而热击穿的现象也较多,望重视。另外,功率模块内置过压、欠压、过流、过温保护电路,当加到模块上的电压过高或过低,或流过模块的电流过大,或模块内部温度过高时,模块进入保护状态,停止电压输出,压缩机不转。同时,功率模块输出保护信号,室外、室内机的主芯片得到此信号后发出停机指令,并显示模块保护的故障代码。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模块保护是由过流和过温引起的(夏天室外温度较高时易出现过温保护),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压缩机缺相(重点检查主控板与功率模块的10芯连线抬头接触是否良好),二是功率模块损坏,三是压缩机损坏。6.用灯泡判断压缩机的好坏变频空调压缩机的内部有三个相同的绕组,外设有U、V、W三个引线端,如图7所示。若怀疑压缩机有故障,可先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压缩机的三个接线柱之间阻值{正常值为1Ω-3Ω)是否相同,再测量接线端与外壳(或地)之间有无漏电现象。若变频空调压缩机绕组匝间短路,这时仅通过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或压缩机工作电流往往难以判定。这种情况表现出的故障表现为通常为开机后压缩机不转,或转一下后又马上停转,而控制电路(含功率模块)异常也会表现出这一故障表现为。为快速区分故障部位,对于交流变频空调而言,可将三只40W或60W的白炽灯泡接成星形来代替压缩机,如果开机后灯泡亮,则说明控制电路无故障,问题出在压缩机上;否则,说明控制电路有故障。提示:若变频空调上也就跳闭,其故障原因多为滤波电感或压缩机对地漏电。7.勤收集故障代码资料由于变频空调的元器件较多,对于某些故障而言,若按部就班地进行检查,往往费时费力。若故障机能显示故障代码,且手头有该机故障代码资料,根据故障代码提示,往往能快速找出故障元件,从而有效地提高维修效率。由于不同品牌、不同机型变频空调的故障代码及其含义不尽相同,因此,在日常维修中应勤于收集这类资料,或购买该类书籍,以备不时之需。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21 21:45 , Processed in 0.1197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