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的使用,是借助汽车dianyuan电源和汽车本身的一些电路来实现,防盗器一旦出现【故障】,会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本文分析一些常见【故障】的原因并介绍故障维修,其中大部分【故障】的处理,用户可以自己参照解决。 例1.【故障】现象:遥控*作不起作用,按遥控器各功能按键时,遥控器的红色LED指示灯不亮。 原因分析:此【故障】多在遥控器本身,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电池电量用尽; (2)电池正、负极簧片生锈或接触不良; (3)遥控器被雨淋或进水、油浸等。对此,可将电路板取出,用工业酒精清洗后,用家用电吹风吹干或待其自然干燥后,就可以使用。 例2.【故障】现象:遥控距离越来越短,发射信号时,遥控器的LED亮度变暗或闪烁。 原因分析:此现象多是电池电量不足,更换电池即可。除此以外,建议不要自己调整或更换遥控器的元件,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例3.【故障】现象:遥控器某一功能键失效,按该键时LED指示灯不亮。 原因分析:某功能键失效(其它功能键正常)多为本功能键损坏或按键引脚与电路板的焊点脱焊。遥控器的按键多为微型开关,平时使用时用力要轻,并注意防水、防摔和重压。 例4.【故障】现象:未使用遥控器时,LED指示灯经常自己亮,或只要装上电池LED指示灯即常亮,而*作遥控器没有反应。 原因分析:遥控器未按按键时指示灯经常自己亮,一般为遥控器的按键机械性损坏。表现为按键的手感不好,没有弹性,更换按键即可。对跳码型遥控器而言,按遥控器各功能键均无反应,更换电池或重新安装电池后,LED指示灯亮20~40秒,然后无反应。这说明按键有短路性损坏,若手感无异常,可用万用表R×1档在路测试各按键,随后更换短路的按键即可。 例5.【故障】现象:车辆行驶30~40秒左右自动熄火并进入报警状态,解除防盗功能后,行驶中重复上述情况,如此反复。 原因分析:此现象是因为在车内*作遥控器,引起二次自动防盗,只要在按解除防盗功能键后,再开关一次车门,问题即可解决。汽车防盗系统用遥控器受体积限制,功能按键一般不超过四个,这样每个按键常被赋予几项功能,在某种状态下同一功能键所控制的功能不一样,或某项功能由多个按键配合完成,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例6.【故障】现象:车辆处于防盗状态,用遥控器解除防盗失效。 原因分析:处于防盗状态的系统,由于遥控器或系统主机【故障】(主机多为遥控接收电路【故障】),引起解除防盗失效(遥控器对系统失去控制作用)、汽车方向灯(双蹦灯)闪亮、报警喇叭常鸣、车辆无法启动行驶。 此时只能将防盗系统临时拆除,这要求使用者平时注意防盗系统主机的大体安装位置。如果对防盗器的位置不了解,可根据防盗系统的LED指示灯、超声波传感器探头或报警喇叭等元件,顺藤摸瓜找到系统主机,拔下防盗器系统主机与车辆连接的接插件即可。另外,有些遥控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主机设置了紧急解除功能,不必拆除系统主机,即可暂停防盗器的使用。 例7.【故障】现象:汽车防盗系统工作正常,点火马达运转正常,但车辆不能发动。 原因分析:此现象可能是由报警器或汽车本身电器【故障】引起。判断方法是:将汽车防盗器附件切断点火继电器(12V/30A,一般安放在汽车钥匙门附近)的两条粗线短接,若此时车辆能启动,说明防盗系统有【故障】,且多为继电器损坏。若短接切断点火继电器的两条粗线后,车辆仍无法启动,则说明汽车本身电路有【故障】。此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路段时,很容易熄火或瞬时熄火,应特别注意该切断点火继电器常闭触点有无接触不良、接线松动的情况。 例8.【故障】现象:开启汽车一边转向灯时,另一边也亮。 原因分析:此【故障】为防盗系统控制汽车方向灯(双蹦灯)电压输出的二极管击穿(有些车型这两只二极管在主机内部,有些则附在连线上),更换同型号二极管即可排除【故障】。 例9.【故障】现象:进入防盗状态后,立即触发报警,解除后再进入防盗状态,仍然如此。 原因分析: (1)车钥匙未拔下且在"ON"档,属*作不当,取下车钥匙即可; (2)传感器灵敏度过高或损坏,可调整或更换传感器; (3)车门或前机盖、行李箱开关损坏。上述几种情况中,以车门门灯开关接触不良最常见。 例10.【故障】现象:车辆行驶正常,但开关车门时偶而会自动熄火。 原因分析:此【故障】为防盗系统主机 12V供电接触不良,且多为15A保险片与保险座间接触不良。 例11.【故障】现象:报警喇叭不响。 原因分析:常见原因为报警喇叭搭铁负极接触不良或喇叭损坏所致。将喇叭引线的黑线接电瓶负极,红线接电瓶正极,如果喇叭不响,即说明报警喇叭损坏,更换喇叭即可。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7-4 19:34 , Processed in 0.1266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