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格力KFR-50LW/K空调间歇不能开机,或自动停机

2023-5-13 19:39|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110|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格力KFR-50LW/K空调间歇不能开机,或自动停机客户来电咨询收到其他维修同行的一台格力柜机,诉说故障为有时能开机,但制冷一段时间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自动停机,连显示窗都变成黑屏;有时不能开机,显示窗黑屏,按“开/关”键无任何反 ...
    空调维修

    是不是还有隐藏的故障元件没查?又把电脑显示板和强电板上怀疑的元件查了一遍,对怀疑的大功率元件的引脚无论有无“隐”圈都进行补焊,补焊完后再次插好强电板电源,只听蜂鸣器“嘀”的一声,按“开/关”键,还是无反应,显示窗黑屏。拔掉电源插头,决定第二天再检修。但想到从上午修到半夜还没修好,又觉得不甘心,再者这台空调检修耽误了一天时间,还有另外几台空调等着修,电视机也没修,顾客已来几次电话催修,感到心理压力很大。鬼使神差,我把强电板的插头又插入了电源插座,听到蜂鸣器“嘀”的一声,我顺手按了下电脑板的“开/关”键,“嘀”的一声,显示窗亮了,显示代码“El",这真是给了我一点惊喜!又试着按了下“开/关”键,显示窗黑屏、关机了,再按“开/关”键,显示窗还是黑屏,又死机了,奇怪!仔细回想开机过程,原来是插上电源插头,听到蜂鸣器响后,要马上按“开/关”键,显示窗亮后显示“E1”,否则就会死机黑屏。回想清楚后,马上试验,几次结果与我回想的一样。    “E1”是高压保护代码。奇怪的是压力保护电路的故障元件已替换,又未连接制冷系统的管路试机,怎么会高压保护呢……想着想着,豁然开朗,原来是自己疏忽大意,犯了检修错误,我把强电板和电脑显示板从空调柜机上拆下来带回修理部“摘板检修”,就断开了强电板、电脑显示板与室内、外机的连线,而在强电源上与室外机连接时高压保护反馈线也被断开,高压保护反馈线在强电板上引出点的编号为X016,它从强电板引出后经过高压开关P接在室外机内控制压缩机启、停的接触器的线圈上,并和线圈匝端共同接在N线上,见图2。 赶紧将强电板上X016的引线与N(零)线接通,插好电源插头,蜂鸣器“嘀”响后,显示窗黑屏,再按显示板上“开/关”键,显示窗亮了,显示当前温度32℃,过了约3分钟,代表压缩机、室外风机的指示灯亮了,说明控制压缩机、室外风机的继电器已吸合,再按其他功能键,都能正常操作显示。为保险起见,又插拔电源插头几次试机,按“开/关”键无论时间快、慢,都能正常显示工作,并看到把高压保护压力检测线端X016与N线接通后,电阻R2、R3上的电压有了大幅度下降,见图2与图1所标的电压比较。    强电板的修复,解决了心头之急,第二天到客户店里试机,空调开、停制冷正常,但仍有时室内机风扇运转后,室外机不工作,或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机现象。检查空调制冷运行时低压侧压力接近0.5MPa(正常),运行电流与机板上所标电流相符,交流电压为215V不低,凭维修经验检修,造成空调室内机风扇运转,而室外机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的故障表现为,与压缩机的启动电容变质有关,果断换掉压缩机的50VF启动电容,再开空调试机,空调室内风机运转,室外机不工作的故障彻底消失。但空调制冷运行中室外机的压缩机、风机自动停转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温度越高时故障也越频繁,而这时室内并没达到设定的温度。目视室外机的冷凝器很干净,外风扇转速不低,好像难以发现故障所在,有经验的师傅会换掉外风机的电容,室外风机、压缩机运行中自动停机的故障表现为就会彻底排除。把空调的外风机电容换新后,再启动此空调试机,室外机的压缩机、风机再无自动停机现象。注:当取掉室外风机电容与新电容比较时(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有些师傅发现同容量的电容,表针的摆动幅度大致相同,就又把旧电容装回到室外风机上,结果造成疑难故障,转而去检修其他电路,导致故障久久不能排除。如果是电容容量变小,万用表的电阻档可以判断出,看表针的摆动幅度就知道,如果是电容变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不出,本人帮好多维修师傅检修过室外机运行中跳闸的故障,大多都因外风机的电容变质或容量变小引起。而外风机的启动电容的容量变小或变质,跟压缩机的启动电容的容量变小或变质相比,机率要小得多,所以一些师傅很少遇到外风机电容的容量变小、变质的故障,遇到了就觉得是疑难故障.难排除。
  12 / 2 页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22 03:42 , Processed in 0.1385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