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还能乐多久?

2023-5-6 09:17|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9|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前不久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展台吸引了众人目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戴姆勒官方表示,宁德时代将成为其电池供应商之一。  再看 ...
    


  前不久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展台吸引了众人目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戴姆勒官方表示,宁德时代将成为其电池供应商之一。
  再看展台上贴有宁德时代Logo的宝马品牌赛车,人们发现这家企业无声无息地拿下了三大一线豪华汽车品牌中的两家。还有消息显示,宁德时代正与比亚迪争夺即将在动力电池领域投入500亿欧元巨资、打算大展拳脚的大众汽车。中国电池制造商拿下外资车企订单,无疑是好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能进入外资车企供应链,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但细想之下,外资车企对中国电池供应商的认可或许是有“水分”的,这“水分”就是各种倾向于本地企业的利好政策。
  政策强推下,国产电池一夜爆红
  去年,电池企业准入目录的设立,让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干一场的跨国电池制造商,不得不踩下刹车。
  由于安装目录外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无法获得政策补贴,导致如上汽集团等中国品牌,不得不临时更换电池供应商。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国内电池企业,都在这波热潮中拿下不少中国品牌大额订单。
  以国内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为例,2014~2016年,其产量连年翻倍,2016年度为6.8GWh,位列国内第二、全球第三。今年1~8月,其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达28.21%,超越比亚迪成为第一。
  随着各路资本扎堆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一时间中国涌现了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电池企业,造成了良莠不齐的局面。
  据统计,2016年年底,中国动力电池实际产能接近1000亿瓦时,但实际需要仅为约200亿瓦时,行业结构性过剩显著,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相差悬殊。
  专家指出,真正能实现规模化且品质可靠的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屈指可数。在政策强推之下,动力电池行业陷入狂欢,但也隐藏着不少危机。
  电池领域将解禁,中国企业挑战加剧
  虽然中国动力电池产能近几年飞速发展,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仍有不小差距。这也是不少中国品牌车企当初选择外资电池供应商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现在国际上较领先的日本电池平均能量密度,高出中国平均水平30%~40%,充电次数也达到中国企业几倍。即便是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其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但产品的均匀一致性和系统集成,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助力中国电池企业一夜“爆红”的政策也将发生变化。5月,商务部表示正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拟放开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
  专家认为,此举是引进外资电池企业以激发中国电池企业“斗志”的做法。其背景则是,现在国内汽车企业难以达到政府此前制定的2020年目标。
  此前,国家曾发布《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要求到2020年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但从2017年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目录车型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仍低于115Wh/kg。
  因此,国家不得不出台相关政策,引入有实力的外资电池供应商,制造“鲶鱼效应”。对中国电池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严峻的挑战。没了政策保护,中国电池企业还能轻松地拿下外资车企大单吗?这是所有中国电池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7 22:08 , Processed in 0.0921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