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加装固态硬盘的朋友发现电脑处理器温度比过去高了不少,储存极客曾在过去的文章中对此进行过相关分析:主要与固态硬盘解除了硬盘IO瓶颈,让程序执行速度更快,短期内增加了处理器发热量。 除了理论解释之外,储存极客通过热成像仪发现,不一样固态硬盘自身的发热量不一样也非常显著,在笔记本电脑恶劣的散热条件下的确有可能引发整机温度的暴涨。 固态硬盘内部有多热?储存极客拆掉外壳,让固态硬盘连续写入3分钟,再通过FLIR热成像仪分析。先来看一块迷你PCB板的固态硬盘,身板不大,火力不小!主控温度达到65.2度,闪存位置发热同样显著。而这块固态硬盘甚至没有在外壳和主控之间配置导热垫,这意味着运用中积热情况会十分显著,实际温度还会更高。 迷你PCB的固态硬盘温度高,那换大板PCB是不是就能搞定问题呢?实际上也不是这样,储存极客测验的第二块固态硬盘工作时主控温度甚至高达80度以上,已经威胁到闪存的寿命(正常闪存工作温度是0~70度)。 是不是所有固态硬盘发热都这么恐怖呢,当然不是这样,在储存极客测验第三块固态硬盘——ToshibaQ200时就发现,满载工作时它的主控温度仅有55度左右,是三块固态硬盘当中最清凉的。 温度与发热量及传导效率都有关,一方面先进制程可以降低发热,另外一方面必要的导热垫和金属外壳都能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降低工作温度。 以ToshibaQ200为例,它的金属外壳表面有大量细微凸起,虽然外观上不如镜面漂亮,但无疑大大提升了散热能力。 拆开ToshibaQ200的外壳可以看到,四颗闪存颗粒以及主控芯片都贴有导热垫,通过导热垫将热量高效传导至金属外壳上,并进一步散发到外界。 正是因为导热垫的高效传导,在我拆掉导热垫之前,这块固态硬盘此前运用中所经历过的最高温度也仅有44摄氏度,拆掉导热垫后这一记录升高到55度,不过依然是三块固态硬盘中发热控制最好的。 现在有一些固态硬盘把能自动降速限温当成卖点,实际上不用限速才是最好。运用MLC闪存的ToshibaQ200除了温度低,在性能方面同样居于领先地位,这样的跑分与TLC闪存通过SLC缓存得来的成绩相比要实在的多。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7 14:43 , Processed in 0.1577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