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英特尔,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都是多年来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产品线——从“奔腾”到“酷睿”,从单核、双核到如今即将发售的28核56线程旗舰Core i9-7980XE……可以说,英特尔把持顶级计算平台,已经有好多年历史了。 当然,稍微了解行业“内幕”的朋友就知道,英特尔处理器能够这么多年保持性能领先,依靠的“本钱”其实是他们超前行业至少一代的半导体制程(制造工艺)。以前,Intel一直将自家工艺看作“不传之秘”,并以数量众多的自有半导体工厂作为骄傲的资本。 然而,在上周末,英特尔在北京召开了“英特尔精尖制造日” 活动,宣告了一个让业界震惊的消息:英特尔要开放自家的工厂和制程技术,为其他无工厂半导体公司提供代工业务——换句话说,台积电和三星害怕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 为什么台积电和三星会害怕?这就要追溯到一年多以前了:在2016年7月14日,台积电的一场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有分析师当场质疑台积电规划中的7nm工艺,要求台积电公布其与英特尔10nm工艺的性能对比,结果遭到拒绝。事后,即有媒体揭露,台积电之所以“露怯”,原因在于他们的制程命名方式存在“夸大”。 此事得到了高通首席技术官葛罗布(Matt Grob)的证实,用他的原话说就是“这些晶圆代工业者都想办法把数字弄得愈小愈好”,而且不只台积电,三星与格罗方德(原AMD旗下半导体工厂,现AMD主要代工厂)的工艺数字都存在不一样程度的“水分”。 如此一来,实际上台积电、三星的所谓14nm、16nm乃至“最新的”10nm制程,其实际性能和发热表现都没有他们看起来那么美好。据一位来自联发科的内部人士透露,在联发科内部有一套换算方式:台积电的16nm(性能)等于英特尔的20nm、10nm等于英特尔的12nm,未来的7nm也许能比英特尔的10nm好一点点…… 一言以蔽之,台积电和三星等代工厂在制程“数字”上的谎言欺骗了高通、联发科等客户,这当然令他们感到非常不爽。但过去英特尔并没有进军代工行业的时候,高通们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毕竟产能还得靠代工厂来保证,谁也不能直接得罪这些“大爷”。 但是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英特尔不仅大举进军半导体代工业务,而且一次性拿出了从10nm、14nm到22nm,囊括中高低端的所有搞定方案。根据英特尔的现场数据,同为10nm制程,英特尔的10nm比起竞争对手的“所谓10nm”全面领先,最终晶体管密度直接高了一倍。如果还要再加上一点好处的话,那就是英特尔早已在国内的成都、大连建厂布局——国内企业运用英特尔的代工服务,甚至还能省下一笔跨境物流成本…… 在本次活动中,英特尔邀请在中国的大客户展讯“现身说法”:展讯利用英特尔14nm 3D FinFET制程,年底之前就能做出比iPhone X上更超前的3D人脸识别技术模块;号称“连iPhone 11的技术都已经做出来了”。而Intel的先进制程能做到的还有很多——早在去年,Cadence Design Systems(铿腾电子)就宣告它们基于英特尔14nm++制程的系统规划和功能验证工具已经通过认证,而验证芯片竟然是移动GPU PowerVR GT7200,地点是某个代工厂。 这意味着什么呢?很简单——那就是未来我们将会看到由英特尔“生产”的手机SoC重归市场,而它们的性能或许相当“炸裂”。当然啦,其他的许大多导体器件,比如指纹模块、摄像头CMOS、闪存、低功耗物联网模块……其实都可以从新先进制程中得到好处。 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看到“Intel inside”或者“Build by Intel”的手机或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到了那时候,害怕的是三星、台积电、还有国内一众不思进取的小厂,高兴的则是电子企业和广大的消费者,何乐而不为呢?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7 12:01 , Processed in 0.1700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