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储存芯片市场要大变天?鸿海精密若拥Toshiba储存入怀 三星恐成输家

2023-5-6 08:51|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9|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Toshiba于1875年在日本成立,至今已是有着140余年的经营史,可谓是一家了不起的科技公司。Toshiba能够一路走到今天,显然是依靠了卓绝的技术方才在市场中顽强地生存 ...
    


  Toshiba于1875年在日本成立,至今已是有着140余年的经营史,可谓是一家了不起的科技公司。Toshiba能够一路走到今天,显然是依靠了卓绝的技术方才在市场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不过眼下,Toshiba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2017年9月7日,根据台媒的报道:鸿海精密(富士康)确实正在对Toshiba的储存芯片公司(后文称“Toshiba储存子公司”)开展收购行动。并且,苹果公司、软银集团和金士顿科技都将大力支持鸿海精密收购Toshiba储存子公司。现在,除了鸿海精密为首的阵营外,还有西部数据为首的阵营和贝恩资本为首的阵营也在争抢Toshiba储存子公司。
  鸿海精密的发言人胡国辉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得很是精彩:“我们的竞标案不需要解释,是确定可行的交易。由客户组成的收购团队,意味将提供Toshiba稳定的资金来推展研究,同时也保证将有更多客户等着购买他们的产品,只要他们能提升产能或推出更好的产品。”



  想必,有不少的业者在品味了胡国辉向媒体所说的这番话后,很可能会想到储存芯片市场要大变天。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鸿海精密向Toshiba提交的收购方案,对Toshiba来说肯定是大有利的。比如,Toshiba向鸿海精密为首的阵营出售Toshiba储存子公司,Toshiba便可获得一笔2万亿日元左右的资金,进而从危机中彻底地解脱出来。又比如,Toshiba储存子公司在鸿海精密和苹果等科技公司的护佑下,在未来很有可能击败三星,成为储存芯片市场中的新霸主。再比如,Toshiba储存子公司即便投于鸿海精密的麾下,Toshiba的核心技术依旧会留在日本。对此,2017年3月,鸿海精密的创始人郭台铭在广州还专门向媒体说起过:“我们会邀请他们来中国建厂,他们可以把核心技术留在日本。”



  另一方面,一旦Toshiba储存子公司真正投于鸿海精密的麾下,那么Toshiba储存子公司便只需要继续发挥自身的长处,专攻储存芯片的研究,从而产出更好且更多的储存芯片来就足够了。有了鸿海精密、苹果和金士顿等科技公司作为Toshiba储存子公司的强力后盾,Toshiba储存子公司完全可以尽情发挥自身的技术专长,和三星在储存芯片市场中展开全方位的较量。
  胡国辉通过媒体提醒Toshiba的核心高管们:
  第一,如果Toshiba还是拿不定主意,继续这么拖延下去,Toshiba的前途怕是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Toshiba的储存芯片技术也可能会因此更加落后于三星和海力士等竞争厂商。不久前,三星便正式宣告,三星将耗资70亿美元,在中国西安市扩建储存芯片制造工厂,进一步提升西安储存芯片制造工厂的生产能力。这对Toshiba来说无疑是一大警讯。
  第二,鸿海精密为首的阵营和另外两个阵营比起来,有着最大的一个不一样之处。鸿海精密、苹果和金士顿等科技公司能为Toshiba储存子公司创造长期且稳定的储存芯片需要。另外两个阵营本质上都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来主导,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很可能是想借Toshiba储存子公司一案来实现自身的资产增值之目的。




  胡国辉还向媒体透露一个关键的信息:根据鸿海精密向Toshiba所提交的收购方案中细节,鸿海精密希望持有Toshiba储存子公司25%的股份,同理,苹果、软银、金士顿、夏普和Toshiba则依次占股20%、10%、20%、15%和10%。值得一提的是,夏普是鸿海精密的子公司。
  结语:进入2017年来,硅晶圆的供应量越来越不够不说,储存芯片的供应量也相当紧缺。三星作为第一大储存芯片制造厂商,却因此过上了“幸福日子”。三星的半导体业务收入在2017年上半年更是取得了同比大幅增长。如果Toshiba储存子公司成功投到鸿海精密的麾下,今后是不排除这么一种可能的情况发生,最起码在NAND Flash闪存市场中,未来Toshiba储存子公司的市占率有望追平甚至高过三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6 10:19 , Processed in 0.1766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