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电脑上的那些小奥秘,如何保存才安全

2023-5-6 08:46|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9|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电脑上的那些小奥秘,你一般会如何维修?十年前的照片啊、初中写给暗恋对象的情书啊、日语速成教程啊…电脑里面经常会有很私密的东西,那如何保证它的安全呢?  1 ...
      电脑上的那些小奥秘,你一般会如何维修?十年前的照片啊、初中写给暗恋对象的情书啊、日语速成教程啊…电脑里面经常会有很私密的东西,那如何保证它的安全呢?

  1、文件名起个毫无特色的名字,如**驱动,如“Schema-32”或者“TKLEMBKUP”之类的名字。再将文件夹藏在系统文件夹里面,和目录里其他文件夹融为一体。但是你要记得自己起的名字是什么哦~免得自己都找不到。
  2、建多层文件夹。



  例如小编就建立了九个文件夹,每个文件里还有九个文件夹。所以就有了3.8亿次可能。当然,小编真正藏文件的文件夹是小编的QQ号顺序。
  当然,你也可以放在某个游戏文件夹下, 比如我就放在了Diablo3>InspectorReporter 文件夹下。
  3. 预防他人用搜索图片或者视频的功能来找到你的小奥秘,你可以将所有.jpg格式改为.ert(或者随便编一个假格式),然后用的时候再改回来。当然,你得记住这些本来是什么格式哦~
  4、添加压缩包并设置密码。



  5、推荐几款最佳加密工具:GNU Privacy Guard、Disk Utility、TrueCrypt(跨平台支持WIN/MAC/Linux)、7-zip、AxCrypt。
  大神级别 高能藏文件方式
  利用BitLocker 创立虚拟硬盘后恢复。
  Bitlocker,这个组件主要是在本地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来保护我们硬盘上的数据的。现在电脑的遗失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了,有时候连放在办公室的电脑都有可能会被偷走,就更不要说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了。而如果你的电脑中存放着很敏感的资料,例如你工作单位的一些机密、你的银行账户等等这些,如果被不怀好意的人拿到的话后果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如何保护我们硬盘中的数据特别是对笔记本电脑这类更容易遗失的电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Bitlocker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局面下诞生了。利用BitLocker这一特点,我们来教大家来藏电脑里的奥秘。
  步骤如下:
  1、先在电脑上用鼠标右键选择“管理”,在左侧选择“磁盘管理”,之后点击任务栏上的“操作”,选择“创建VHD”。



  在弹出的创建和附加虚拟硬盘对话框中设定好隐私空间的容量、存储格式以及类型。



  其中虚拟硬盘类型建议大家选择“动态扩展”,可以减少第一次创建虚拟硬盘的时间。而虚拟硬盘格式可按自己的需要选用,随便哪个都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了“固定大小”在设置前一定想好“藏文件”需要多大的空间,一旦设置好了容量大小,再想扩充就很麻烦了(基本上就是按着上面的操作再来一遍了)。
VHD创建完成后,鼠标右键选择新创建的虚拟硬盘,进行初始化。



  然后继续鼠标右键虚拟硬盘进行“新建简单卷”。




  现在我们再看“此电脑”时,就会看到多出来的虚拟硬盘了。

  大家此时用Win自带的BitLocker对其进行加密,按着弹出窗口的提示操作,完全没有障碍。

  设定隐私空间密码或者运用智能卡解锁。



  一定要注意:保存密码恢复文件是取回密码的唯一凭证,小编是备份到微软账号上去,不会因为错删导致无法查阅文件。



  当BitLocker加密完成后,就可以直接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虚拟磁盘保存数据。从此以后想要查看自己的小奥秘时,只要双击保存好的VHD文件挂载到盘符上就行了。不想运用了,直接删除即可。
  遇到懂行的人难免还会出现纰漏,再告诉你一招,把VHD文件的后缀名在不运用的时候改成.gho,需要运用的时候再手动改成.vhd,就真真正正的万无一失了。
  生物识别 保险箱式藏文件法
  设置复杂的密码,用BitLocker恢复,虽然高阶,但对于小编这种连8位密码都记不住的脑子,生物识别简直太实用了!Win10的 Win Hello为生物特征授权带来系统支持,通过运用你的脸部、虹膜或指纹等生物特征来解锁设备,这种技术比传统密码更加安全和方便。露一下脸,动动手指就可以解锁Win、使用、数据甚至网站和服务的密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6 07:10 , Processed in 0.1789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