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的一位深圳的朋友遇到过ADI的假芯片,当时他们在某贸易商处买了好几百片,当板子所有做好后,怎么调试都会工作不太正常,总有干扰的问题出现,后来专门拿去decap才发现是碰到了假货。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外国工程师Robin Mitchell也碰到了假芯片,不同的是,他这次是碰到了TI的假芯片(我发现越大的公司假冒产品越多)。具体事件发生在他为自己Z80电脑规划电子开关系统时,该系统包括一个4013触摸开关,触摸模式的配置是D连接到/Q。初始测验时工作正常,所以他订购了16个芯片。 芯片到货后,搭建起了电路并连接。但当他按下按钮,只能间歇地工作,且大多数按钮都不工作。32个电路都是相同的,没有任何理发生问题。没办法,他在面包板上搭建了一个平台来测验各个芯片。该电路包括用于被测芯片的触发装置,用于开关的触觉开关,以及单个LED输出指示器。测验表明,芯片不会切换,他因此假设芯片已被静电破坏。这些芯片他都是在ebay上购买的,是作为正品和新品售出的。最终,他从一个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那里采购了一些4013芯片,并且开关系统工作正常。显然,这位外国朋友也是碰到了假芯片! 真假芯片对比,吃一堑长一智 以下是正品TI元件和假冒TI元件的对比。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芯片(一个是假的4013,另一个是真的4017),但我们可以看到芯片间的外观差异。 暴露其是假货的特征包括: 引脚太宽 字体不对 Logo不对,太大了 E斜了 前段时间Robin申请了一份工作,在面试过程中,该公司给了三个芯片,让确定哪个是假货。Robin立即判断出一个芯片是假的,因为它声称是TI的芯片,但是却显示是在英国制造的。其实,TI不会在英国造芯片的。 假冒器件都是怎么弄出来的? 在我之前的文章“假芯片风波三:芯片造假水平登峰造极”中,曾提到了造假者的种种手段,事实上,集成电路通常以几乎可想到的方式被假冒。Robin指出了一些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低规格器件的器件号被抹掉,从新打上更高规格的器件号 工厂不良品被重新购买 旧器件被回收,包装后当新的卖 低规格裸片,被封装在高规格封装中 在第二世界国家制造的零件的廉价副本(如假手机) 好消息是那些制造假冒IC的人技艺不够精通! Robin给出了判断真假器件时可以留意的内容: 部件号不正确 日期不正确 制造商来源 预焊管脚 包装是由错误的材料制成的 标记上的激光切割线 错误/不完整的标志 IC标记为墨水,可用丙酮擦去 器件代号是假冒产品最容易露馅的地方,因为印代号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印的是什么。有时,他们会随机选些数字,如果与合法的制造商进行对照,将会发现它们是假的,他们有时甚至会打上未来的日期! 因为造假者必须重新打上IC标记,所以他们总会弄错标志。在打上新标记之前,他们需要抹去IC封装表面的旧信息。这时就需要用激光打印新标记,但假冒产品的激光刻字误差远远低于官方的IC代工厂,从而印出来的文字效果差。很多伪造者在这里跌跟头,因为大多数时候字体是错的,且看着就不对劲。 用生命在造假 看完这个,才觉得假食品、假元器件不仅在淘宝泛滥,原来在ebay也一样啊!假冒元器件的危险之处,不在于它们完全不能工作,而是差不多能凑活工作。问题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可能发现不了。 对于一般消费电子,大不了就是一个假芯片害一个产品;但如果这是一个维持病人生命的医疗设备呢?是一个火灾报警系统呢?是一个导弹防御系统呢?保护自己最好方式,就是是从正品供应商处获得元器件。大公司不能冒声誉风险来卖假冒伪劣,并会尽力确保是正品。 当假冒元器件变得普及,不光是采购师要注意从可靠的供应商那里拿货,作为规划工程师,我们也应该武装自己,加强防范/识别假冒元器件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真假判断技巧。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6 05:08 , Processed in 0.1431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