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了解下 WD 的自校准。 WD 的自校准,主要流程有:调整磁头读写功率;调整磁头飞行高度;调整磁通量和磁道密度;设置磁面合适容量;优化测验读取通道;磁盘面表全面扫描坏道加入日志;压缩坏道日志规内扇区和轨道;将日志加入 P 表;全盘低格。 每个硬盘,从扫描坏道到低格,流程效果都是一样的,而关系到这里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前面的 ARCO 磁头性能参数调整。ARCO 参数主要由固件提供,好的通刷固件能把 ARCO 参数调整到最佳好,但不管怎么样调整,原盘出厂的工厂调适,肯定是最适合原盘的。 如果我们把原盘的适配参数用到通刷固件里,那肯定是最好的。和硬盘适配有关的模块一共就四个:40 41 47 4A 。我们通刷后,回写原盘的这四个模块,硬盘适配参数最佳! 在这四个模块中,47 是最关键的模块,一般称为适配模块,在通刷回写以上四个模块后,要生成 47 适配信息,在 47 编辑里,先读取 47,从 40 读出,如果 40 不能生成也可以从 41 读出,读出后再点写入即可。 我们对硬盘做 44,也就是为了生成 47 模块,如果有原盘 47,在从 40 或 41生成后,做 44 时可以选择从 47 获取信息。 启动 ARCO 后,自检卡在最前面的 C4 不过的,一般是有磁头坏或某段坏造成,可强行跑 da 或 d1 流程,完成查看 E0 等模块记录确定那个磁头的坏道记录多来判断,L 板一般不超过 1W,701499 一般不超过 3W,三角板一般不超过 5W 或正常。C4 的自检过程记录在 2000 至 2007 模块,如果 c4 失败可查看这些模块有没有内容记录来判断停在那个磁头。 卡 D1 的,有些是 DA,固件不合适,需换固件跑。 卡 D2 的,此步是加 P 表,如果 p 表值太高,则会失败.流程指向 DC 卡 B9 的,P 表高的会致使这步失败,P 表没有记录的话也会失败,停下先清译码表再重建,再从 B9 开跑。SF 启动正常完成后是有 P 表记录的。 03 模块包含该硬盘当前所运用的 TPI 和段位值,E0 至 E5 和 F0 F1 模块是每个磁头的自校过程中产生的坏道记录。2050 至 2057 模块是每个磁头的调适配记录。 砍过段的,都需要重建译码表,再从 B9 开始跑。如果不能重建的,清 G表再重建,如果还是不能重建的,P 表记录过高,还需要砍其它段位,重新按 3号模块记录的 TPI 值手动选择。 爆头的,可以砍头也可以先尝试降容,降容方式是设置 CAP 值。CAP 选择段位容量有三个档位:1 为满容量,最大容量;2 为最多降到半容量,如 500 的可以降到 320G 或 250G;3 为最小容量。 L 板的跑法:通刷后需要先测验内格是否格得动,能格动才能跑,跑完第一个 C4 后停下,重新调适配,设置好 47 后,再接着跑才能成功。中断自检,或自检自动到了 DC,要软复位再跑。fmt 格一会就断电的,尝试再选择一次 TPI 再格。 三角板扫描出!号的,一般是板不良造成。 一般固件引起的敲盘会自通电转动敲两下就停转,如果怀疑是固件引起的,在停转后用磁道测验功能来测验。如果这个盘的电路板是配对的。ROM 也是写了同家族号其它兼容的,执行此功能后硬盘不敲,起转有寻道声。证明就是固件引起的敲盘。还是敲的话证明有磁头破坏。重建译码表=带 P 表的内部格式化,只要格式化一开始,重建就完成了。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5 07:17 , Processed in 0.1419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