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做工好不好,看看就知道!带你认识PC电源内部的元器件

2023-5-6 08:26|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7|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电源不像处理器,可以看规格知性能;电源也不像显卡,由一颗关键的GPU来决定档次。一款好的电源除了满足功率需求以外,还必须考量稳定、节能、静音、安全等多方面的 ...
      电源不像处理器,可以看规格知性能;电源也不像显卡,由一颗关键的GPU来决定档次。一款好的电源除了满足功率需求以外,还必须考量稳定、节能、静音、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没有专业设备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了解一些电源的基本原理和元器件知识,才能做到对电源“一目了然”。

电脑电源 图1
  从外面看起来,电源的个头也就比一块“板砖”大一点,但它“肚子”里装的东西可着实不少。当你第一次打开收到其他维修同行的一台电源的外壳后(确保电源线没有和市电连接,否则会被电到),看到电源内部各式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和复杂交错的线缆,不免让人眼晕。在观察电源时,我们应该着重留意以下几个部分:

电脑电源 图2
  某电源的内部结构图,序号1~6标识出的是应该着重观察的部分:
  一、一级/二级EMI滤波电路
  这部分的作用是将外部电网进入的市电进行过滤,得到比较纯净的交流电供后续使用。
  国家3C认证强制要求上市的电源必须通过EMI防电磁辐射认证,因此合格的电源都应该具有EMI滤波电路。
  一级EMI滤波电路位于电源接口处,做工更好的电路还具有独立PCB板和电感线圈。

电脑电源 图3
  二级EMI滤波电路通常在电源的主PCB板上,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等元器件组成。

电脑电源 图4
  某劣质电源上的二级EMI滤波电路唱了“空城计”

电脑电源 图5
  不过低端电源往往只有一级EMI滤波电路,稍好一点的电源都应该具有完整的一、二级EMI滤波电路。
  二、PFC电路
  它的作用是在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中减少谐波,降低对室内电网和市电电网的干扰,减少市电损耗。
  PFC电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现在大部分电源都是采用的主动式PFC。
  被动式PFC均采用这种“大个头”的电感

电脑电源 图6
  主动式PFC的电感线圈往往位于高压滤波电容的前方

电脑电源 图7
  被动式PFC的功率因数普遍在0.7左右,主动式PFC的功率因数则高达0.9以上,明显优于被动式PFC。两者的分辨也相当容易。
  三、高压滤波电容
  它的作用是净化高压直流电,为后续的高低压转换提供相对“纯净”的电流。
  哪些是高压滤波电容?就是电源里面最高、最大的电容(1~2颗)。比较电容时,原则上只能与同类型的电源相比,因为在相同功率下,被动式PFC电源所需的电容容量比主动式要大。在同级比较时,我们可以看到高压滤波电容的容量、耐压值和耐温值,理论上这三项数值越大越好。

电脑电源 图8
  电源采用主动式PFC,因此使用容量为330μF的高压滤波电容就能满足需求。该电容的耐压值为400V,耐温值为85℃。
  四、电源拓扑
  拓扑就是指电源的整体结构,它直接影响到电源的转换效率。
  简单说来,前几年电源的拓扑可分为半桥式和正激式两种,现在基本以正激式为主。半桥式是传统的电源结构,通常转换效率不高;而正激式结构转换效率容易做到80%以上。
  传统的半桥式拓扑

电脑电源 图9
  正激式拓扑有助于提高转换效率

电脑电源 图10
  在进行分辨时,可以采用排除法:
  在半桥式电源的中央,必定有三个变压器,并且一大两小,排成一条直线;如果你的电源不是这种结构,那么说明这多半是正激式电源。
  五、低压滤波电路的电感线圈
  其作用是稳定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与电脑硬件系统的稳定使用有直接的关系。
  在低压滤波电路部分,我们主要看电感线圈的大小、匝数和颜色。自然是线圈越大、匝数越多越好;至于颜色,理论上从优到劣分别为灰色、黑色、浅绿色和黄色,电感越好损耗越小。
  低压滤波电路部分主要看电感线圈

电脑电源 图11
  六、散热片
  在变压器和开关电路进行电压转换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散热片迅速转移热量。

电脑电源 图12
  发热量较大的开关管和肖特基管都常常安装在散热片上。目前市售电源普遍采用铝质散热片,通常越厚越好;同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扩大散热面积,大部分散热片都开有鳍片,理论上鳍片越多越好。
  我是《家电维修》技术论坛的编辑:晨洋宝贝,主要负责”软件“”硬件“栏目的编辑工作,想参与”软件“”硬件“这两个栏目的朋友,维修论坛,或发邮件,邮箱:zll@chinafix.com.cn,谢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8-24 06:31 , Processed in 0.1391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