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数据,是热门词汇,但大多论及机构或企业应如何如何,似乎跟个人或者家庭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然。大数据时代,个人或家庭也应该有自己的应对之策,姑且称之为个人或家庭的大数据时代吧。 所谓大数据,有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数据够多够大,否则,何可称之为大数据呢?其二,有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处理数量庞大的数据。前者是基础,是核心,后者是手段和工具。大数据时代,个人或家庭该如何应对呢?当然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其实,应对之法,首先是数据的采集。个人或家庭的大数据时代,就从现在做起,从自己或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起。就一句话:随时随地采集数据。不少人有做日记的习惯,这很好,稍微改变一下方式和手段,即采取电子化数据采集的方式和手段,日积月累,就成了个人或者家庭的大数据。手机,就是最方便的数据采集工具,可以文字记录,可以拍照,可以录制视频;有车的,装个行车记录仪,每天就有了沿途的视频数据;纸质的东西,也不妨随手拍下来。想象一下,日积月累,就是一笔珍贵的数据。 其次,就是保存和整理。储存介质和设备是越来越价廉的了,还有各种云储存作为补充,只要花点功夫,各类数据的储存,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至于数据处理的方式和手段,即使暂时不具备,也没什么关系。什么叫大数据思维?核心就是,即使当时认为没有什么用的数据,若能方便地采集下来,那就只管采集。谷歌公司这些年,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不就是明智地将全球所有用户的搜索词都记录下来了吗?很长一段时间,谷歌也没有找到利用这些数据的方式,但,把数据保存下来了,不计代价!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15 03:31 , Processed in 0.1213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