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线(英文Jumper)是控制线路板上电流流动的小开关。它的作用是调整设备上不同电信号的通断关系,并以此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确定主板电压、驱动器的主从关系等。跳线基本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在主板、硬盘等设备上的,由两根或两根以上金属跳针组成,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部件,外层是绝缘塑料,内层是导电材料,可以插在跳线针上面,将两根跳线针连接起来。 图1金属跳针 图2 跳线帽 当跳线帽扣在两根跳线针上时是接通状态,有电流通过,我们称之为ON;反之不扣上跳线帽时,就说明是断开的,称之为OFF。下面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地方有跳线? 小提示:调整跳线非常重要,如果跳错了,轻则死机,严重的甚至会烧毁整个设备,所以在调整跳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核对跳线名称、跳线柱编号和通断关系。 主板上最常见的跳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有两根针。这种两针的跳线最简单,只有两种状态,ON或OFF。 图3 两针跳线的跳线方法 另一种是三根针,这种三针的跳线可以有三种状态:1和2之间短接、2和3之间短接和全部开路。 图4 两两短接 图5 全部开路 一、CMOS跳线 CMOS跳线大都在主板电池附近。它的设置比较简单,只有两种方式:NORMAL和CLEAR CMOS(一般在CMOS跳线附近会有跳线的说明)。当设置为1-2(短接)时,为正常状态;当设置为2-3(短接)时,为清除CMOS设置,可以用来清除CMOS密码、开机密码等。 |
|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1 01:17 , Processed in 0.1171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