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一

2023-4-29 12:17|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45| 评论: 0

阅读字号:

摘要: 一、 电位器读值 电位器的阻值可以零连续变到标称阻值,它有三个引出接头,两端接头的阻值就是标称阻值。中间接头可随轴转动,使其与两端头间的阻值改变。电位器的型号、标称阻值,功率等都印在电 ...
    一、             电位器读值  

电位器的阻值可以零连续变到标称阻值,它有三个引出接头,两端接头的阻值就是标称阻值。中间接头可随轴转动,使其与两端头间的阻值改变。电位器的型号、标称阻值,功率等都印在电位器外壳上。 

标称值读数,第一、第二位数值表示电阻的第一第二位,第三位表示倍乘数10n  
            20×104=200KΩ  

         10×105=1000KΩ  

二、             电解电容:  
1.管脚识别:  长 +    短 –  

2.质量判别:  
①电解电容两个管脚搭接,使电解电容短路放电;  
②用万用表R×1K档红、黑表笔接电容正、负极;  
③检查容量大小。接上万用表瞬间,电容充电表针向右摆动,表针幅度越来越大,电解电容容量越大;  
④检查漏电程度。随着电容的放电,表针又向左摆回,最后停在某一位置。若表针停在∞处,说明电容漏电很小,测不出来。一般应大于几KΩ。漏电电阻极小,说明电容质量越好。 
⑤电容已坏:在测试中,若表针始终停在∞位置,表明电容内部已开路断开。若在0处,表明电容被击穿,内部短路。 

三、             二极管:  

1个PN结构成,单向导电*  
①     万用表选用R×1K档(R×1档电流太小,R×10K电压太高,易损坏二极管)  
②   好坏判断:两表笔分别接于二极管两端,测得一阻值,再对调两笔,测得另一阻值。二极管正向电阻很小(大约几十欧-几百欧姆),反向电阻很大(几十KΩ-几百KΩ)若正、反向电阻值相差很大,说明管子单向导电*能好,若两次值均很小或很大,则管子质量有问题。(很小,击穿短路,很大,开路)。 

③   正负极判断。阻值较小一次中黑表笔接的管脚是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的管脚是负极。  

四、             三极管:  

(1).判断三极管基极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它们之间反向电阻都很大。正向电阻都很小,所以用万用表欧姆档(R×100或R×1K档)判别。  

步骤:①b极判别:先将任一表笔接到某一个认定的管脚上,如果测量得的阻值若一大一小,则可知它不是基极。都很大(或很小),再对换表笔,重复上述测量时,阻值恰与上述相反,都很小(或很大)。则可断定所认定的管脚为基极。若不符合上述结果,应另换一个认定管脚重新测量。直至符合。 [Page]

(2)PNP、NPN判别:  
测量时注意极*(管脚和表笔),当黑表笔接在基极,红表笔接在其它两极时,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该三极管为NPN型,反之,当红表笔接在基极,黑表笔接到其它两极时,测得的电阻值较小由可判定该三极管的PNP型。  

(3)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基本原理:把三极管接成基本单管放大电路,利用测量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β的大小来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4)好坏:  

如果三极管两个PN结正向电阻与反向电阻都很大(开路)或都很小(短路)则说明三极管已经损坏。  

NPN型:  
将黑表笔接于一个待测的管脚,红表笔接另一个管脚,基极悬空,然后将黑表笔所接管脚与基极用手捏住(注意不能使其相碰,这时在黑表笔与基极间串入人体电阻),表针会有一个偏转角(α1)。接着,更换黑红表笔,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偏转角β变化,对于偏转角大者,则其黑表笔所接管脚便为集电极,红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PNP型:  

与NPN型三极管判断c、e极原理一样,不同的是行后两次都用手捏住,经表笔与基极,观察表针偏转情况。指针偏转角的大小一次红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五、             可控硅管脚、好坏、触发能力判别:  

晶闸管有三个电极,即阳极、阴极和控制极。用万用表测量极间电阻的方法可以判断其好坏,触发能力及管脚。 

(1)好坏判别:  

①R×100档,测量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晶闸管正反向电阻值都应在几百千欧以上,若只有几欧或几十欧姆,则说明晶闸管已短路损坏。  
② R×10档或R×1位置。控制极与阴极间的正向电阻应很小(几十欧姆),反向电阻应很大(几十至几百千欧),但有时由于控制极PN结特*并不太理想,反向不完全呈阻断状态,故有时测得的反向电阻不是太大(几KΩ或几十KΩ)这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不好。测试时,如果控制极与阴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接近零)或极大,说明晶闸管已损坏。  

(2)管脚判别: 
对于晶闸管,只有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PN结,具有正向导通,反向阻断特*。利用这个特*,将用万用表转换开关置于R×1K档,任意测量两个管脚的正反向电阻,当有两个管脚之间的电阻很小时,黑表笔所接管脚便为控制极,红表笔所接管脚为阴阳极,剩下的一个管脚便是阳极。 

(3)触发能力:  
①将万用表量程拨至R×1档,将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接阴极,记下表针位置。 

②然后用一导线或通过开关,将晶闸管阳极与控制极短路一下(这相当于给控制极加上控制电压)晶闸管导通,表针读数为几-几十欧。  [Page]

③再把导线断开,若读数不变,说明晶闸管良好。本法仅适用于小容量晶闸管,对于中容量和大容量晶闸管可在万用表R×1档上,再串联一两节能1.5V电池测试。  
六、             单结晶体管管脚判别:  

4 h" A( }3 j* X①发射极e:万用表置于R×1K档,任意测量两个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其中必有两个电极间的正反向电阻是相等的(这两个管脚分别为第一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则剩余一个管脚为发射极e。(∵单结晶体管是在一块高电阻率的N型硅半导体基片上引出两个欧姆接触的电极作为两个基极b1和b2,b1和b2之间的电阻就是硅片本身的电阻,正反向电阻相同约为3-10KΩ) 
②b1、b2极:测量发射极与某一基极间的正向电阻,阻值较大的为b1,阻值较小的为b2。 

如何用万用表辨别单结晶体管和普通晶体三极管(NPN)? 
单结晶体管不但外形与普通三极管相似,而且与NPN三极管测量时也有相似之处,单晶体管(双基二极管)的发射极e对两个基极b1b2均呈现PN结的正向特*。正小反大,与普通NPN型晶体管特*一样,利用单晶管的b1与b2之间没有PN结的特*,可以与普通NPN管相区别。b1与b2间正反向电阻都一样约为3-10KΩ,而NPN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是一个正向PN结和一个反向PN结串联,用万用表测量时正反向阻值都很大。七、             桥堆好坏与管脚判别:  

好坏:利用桥堆相邻两个管脚步间都一个PN结(正向导通,反向阻断)如果有相邻两个管脚正反向电阻都无穷大(开路)或很小接近0(短路)情况,桥堆已经损坏。  

管脚:万用表R×1K选定一管脚接到用万用表黑表笔上,红表笔则分别接到其余三个管脚。如果3个阻值都很小,则所选定管脚为桥堆输出负极端,若有大有小,则为桥堆输入电源端。  
八、稳压二极管好坏及稳压值判断  

①好坏,正负极:与普通二极管一样  

②稳定值确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9011473号-4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4号 )

GMT+8, 2025-5-3 20:18 , Processed in 0.1118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