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还没到,某猫各种攻略已经铺天盖地,新一轮的降价电视已经出现在各大橱窗,千元内的价格随处可见,维修工一片哀嚎,这么低的价格,以后还怎么修?
回顾这几年,液晶电视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从LCD背光升级到LED背光,从简单的功能机,升级到智能机,从分离式的板卡升级为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主板,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智能电视更新非常频繁,但维修技术却很难实时掌握,让原本在CRT时代处于技术领先的一批工程师,突然发现自己的技术没有跟上发展的节奏,出现了大面积的技术断层,面对新技术有无所适从之感。
在CRT时代,绝大多数的维修工程师,基本都能达到元件级维修,而在平板电视时代呢?维修范围就基本压缩在很小的一个范围了,只能对电源部分维修,因为对主板的工作原理,逻辑板工作原理,背光驱动原理,屏驱动原理完全空白。更谈不上去进行维修,也只是充当一个拆螺丝的角色,换换板而已!
在早期,电视价格较贵,板卡价格信息不透明,换板利润仍然可观,让一些换板工尝到了甜头,但也养成了不思进取的习惯。
随着网络的发达,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板卡的真实价格,有动手能力的用户都能自己进行更换,用户心里的想法其实就是,让你换也是拆螺丝而已,还不如自己来。
可能有人会说,用户不专业,搞坏就知道悔不当初,那么收起你的想法,X宝的客户服务人员,可能比你更专业。
随后各种曝光,各种炮轰维修行业乱象比比皆是,让换板工只能小心翼翼的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继续忽悠,但仍然没有想过提升自身的技术储备,反而责怪X宝出售价格太低,让自己收费有了阻力,但他自己可能忘了,自己也是通过X宝购买的廉价板卡来获取更高利润的,这种言论本身就自相矛盾,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各大品牌厂商也是属于各自为战,加上各大厂商为了自身的发展,技术封锁也是一种常态,就算是在厂家内部,真正的技术也是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售后服务人员自然体会更深刻。
按现在的以板换板维修,准确的说,绝大多数维修员并未达到从业标准;加上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设置较低,一些甚至连万用表都不会使用的人,也常有带着一把螺丝刀就敢冒充维修工程师上门服务,但是他们敢喊价,能忽悠,反而成为了各大服务队伍的临时香饽饽。多年来行业不规范和网络时代带来板件价格等越来越透明化,已在用户面前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也让用户对维修工程师有非常大的误解,这等行业乱象,不得不说是行业的悲哀!
随着用户文化程度提高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维修价格必将越来越透明,所有的浮躁都将回归本质。维修就是先维后修,真正技术上掺不得半点虚假。
面对家电产品越来越低廉,电视机更为突出,一部手机的价格要高于一台电视机,很多就业的维修工程不得不时而叹息。反观市场上,购买普通千元级电视的都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这个市场上占有量最大。低价就意味着质量不大好,故障率高。从数量上看,维修市场还是大的。只是维修的价格才是重中之重。
坏了就扔掉更加不符合这个群体的消费观,平心而论,千元级的电视用户最大承受维修价格不超过200元,超过这个数,大概率的会选择不修,或通过X宝进行维修。
作为换板工而言,200元是做不了的,换板就意味着上门服务两次,甚至多次,除去板卡成本,更是聊胜于无。谈不上维修效率,更不符合用户的需求,对用户来说,这种体验感极差,这也是用户为什么不尊重服务人员的原因。
但在技术工程师手里,就算报价150元的维修费,大概率净赚150元,既能提升维修效率,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会怎么选择,不言而喻。说难听一点,只要真正的技术工程师愿意打价格战,纯粹的换板工在家电产品越来越低的时代中必然会被大面积淘汰!
那么换板工以后就无法生存了吗?也不是!要么放下浮躁重新开始储备技术知识,要么跟真正的技术工程师组团,要么早点转行!在全球经济萧条的今天,希望你真的还能找到更好的行业。
行业趋势如此,要么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要么被行业淘汰,行业危机就在眼前,在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是有责任的,这篇文章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就算你千般狡辩,也改变不了行业发展的进程。
稍微大一点的维修公司已经反应过来了,重新开始新技术学习,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有个尴尬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从何学起!
多年过去了,市面上也没有出现一个系统有效的培训书籍和资料,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iFix团队来做吧!从原理到维修,从硬件到软件,从抽象理论到实板精典案例,从单板结构到芯片分类归纳,从单个软件到软件量产,既适应新手入门和提高,更给专修和有一定水平工程师提供各类方便和捷径。我们的目的把系统的做精做好,以最简单的方式学习来掌握更多更精的内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