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这个故事续下去吧!这两天想发几篇技术贴的,偏偏我们这里跟春天的时候不太一样。三四月份我们襄阳天天下雨,春雨贵如油,下多了也犯愁。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该你下雨的时候反而天天都是晴天,一个月难得下几场雨,我们这里的温度都升到30度多了。要不是经常有风吹过来,还有我们这里的小气候,晚上比较清凉,恐怕我们都要成了烤乳猪了。到目前为止,气温还没有超过35度,还算是幸运的。湖北是个千湖之省,内涝武汉有过,我们这里没出现过,但是也没有出现缺水的情况,旱涝保收。
这段时间确实没有什么技术贴发,来修的东西都比较简单,电风扇,洗衣机最多,空调我又不会,来几个电视吧?没什么技术含量,有的猜都能猜的出来,直接换零件就是了,想想以前我好像发过类似的帖子,再发属于重复,有了新意的、典型点的帖子再发吧!
好了,不扯这么多闲话了。昨天不是说了新娘子感觉来到我们这里受了委屈吗?我在开头写的已经打了埋伏了,人家小孩子现在都一岁多了,一家子和和睦睦的,都准备生第二个了。现在人家媳妇也习惯了吃面饭,老公也习惯了夏天吃火锅。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结合在一起,总不能每顿饭都要做两份吧,一分四川的一份湖北的,那也不想话嘛。再说我们镇上四川人来这里开卤菜管的也有好多,夏天吃火锅也不算稀罕,只是我们当地人有点吃不惯而已,吃客大多都是外地的,我们这里是省道,跑车的比较多。
说起结婚的趣闻,还有点有意思,当地的就不说了,没什么趣味,就说外地的吧。不同的省份,风俗也不同,这样才有意思。
我们家不远有一个女孩子,老家是甘肃天水的,女孩子个子比较高挑,人样又好,我这里现在还有人家结婚的视频呢!从那么远的地方嫁到我们这里来,还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在此之前谁都不知道谁,哪知道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两个人结婚了。
新娘子嫁过来的时候,就穿着家里带过来的土家族的衣服,滴滴溜溜的,据听说还是家里面祖传的衣服,相当的大气漂亮,人家不是喜庆的时候是不会穿在身上的。这跟我们这里的风俗有点冲突,因为我们这里结婚要么是礼服,要么是婚纱,这种少数名族的服装出现在我们面前,真的是很惊艳。我们家乡没这种规矩,入乡要随俗。但是男方一点没介意,还觉得这种衣服实在是太风光了,比我们家乡的都好看。想想也是,我们襄阳本土的民族除了汉族,只有回族,别的民族基本没有,有一个广西壮族的嫁到了我们这里,穿的也不是民族服装,而是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来的。这位甘肃土家族姑娘嫁过来,当时几乎是轰动一时,婚礼办得真是热闹。
其实女方当时陪嫁的东西拉了一车过来,男方硬给的,推辞不过,只收取了男方象征性的六万元彩礼钱。据听说女方娘家回去了以后原封不动的把彩礼钱又退了回来,后面的事情不得而知,只知道人家父母说过这么一番话,我们的宝贝女儿就交给你了,你要是对她好我们就满足了。多么朴实的话语。
确实是好,我经常看到他们两个来到拉面馆(也是甘肃过来做生意的)吃拉面,也看到过两人手拉着手到广场绿地遛弯。女孩子的文化并不高,只是初中毕业,男孩子是大学文凭,两个人就这么过下去了,还生了两个女儿,过得挺滋润。
最后我想说的话,估计湖北人不太爱听。湖北是个水美肥美的地方,又处于处于北纬30度附近,是个地势最好的地方,冷也不冷,热也不太热,五谷丰登,鱼粮满仓,出行又方便,这个环境跟江浙有的一比,你说很富有吧,跟沿海没法比,你说穷吧,比某些地方好太多了。我最想说的是,湖北的女孩太物质,尤其是武汉的女孩子,最有代表性,性格泼辣不说,物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你们铆足了劲去猜,武汉人有多物质?估计你们说不出来。襄阳这边,也好不哪去。也许我得罪了湖北的某些人,但是我说的是真话。
好了,论坛不应该发这样的话,也是有感而发,请大家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