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6|回复: 7

我的维修生涯

[复制链接]

中级技师

三分天下

Rank: 8Rank: 8

回帖
104
主题
21
积分
1231
在线时间
1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0
最后登录
2017-6-9
QQ
发表于 2014-11-2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搞家电维修这一行,还得从20年前说起。89年我中考以我们初中最高分考取了中专,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因为我老家在农村,父母也没有文化,就到平时对我不错的一个老师家请教。那个老师也一时拿不定注意。正好另外一位姓郑的物理老师也去那里串门,因为没教过我,所以不太熟。他见我和那个老师关系很好。过了一会,他说:这样的吧,听说以后中专可能不分配,(那时还没有下岗的说法)你可以报一些有技能的专业,以后即使不分配,回家也有一份职业。”他帮我报考了一个葫芦岛船校的焊接专业,一个丹东仪器仪表学校。他说:“一旦不分配,你可以回到咱们镇上当焊工或修表。”(那位老师属于城市下放户,从今天的眼光看,他还是比当时的农村人要看得远一些.)都要填报志愿了,我看见有个本溪商校的家电专业,我问他:“这个作为第一志愿可以吗?”他说“可以呀,以后家电维修是热门,咱们镇上现在还没有会修冰箱的呢。”
    那年九月份我终于考取了本溪商校。刚开始一年半是高中的基础知识课程,后两年半是专业知识。我就买了一些电器原理书和《家电维修》,《电子报》合订本。过了半年,当我把《黑白电视原理》几乎都要背下来了,连一个元件都还不认识。第二年刚好社会上平山夜校招生家电维修班,学期七个月,每天晚上四点半到六点半理论课,周末实习。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我几乎理论上明白了黑白电视。我就在业余时间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维修部,周末我就去那里帮忙,时间长了他开始让我动手,他在一旁指导。课余时间别的同学要么去录像厅看循环场,要么在宿舍睡觉,我则在电子书海中遨游。因为电子学本来很抽象,加之刚接触,所以感觉特别抽象难懂。几次都想放弃,但每每想起农村父母那期盼眼神,我就又坚持下来。后来我们学校也开始陆续讲解《电子线路》·《电工基础》·《高频电子线路》及各种电器原理。修理部的魏师傅也开始让我修理彩电。等到毕业时,别的同学在那组装黑白电视,我则帮助老师修彩电·冰箱了。
    我们当时招生都是定向生,没有特殊原因,一般都回到户籍所在地城市。所以那时分配档案都是打回本地人事局,要是有人提前打招呼,可以提前提走档案。(那时有人有钱市政府都可以去的)我当时的愿望就是对口回到本市商场维修部,由于我家在农村,市内根本就不认识人,只能凭天由命。后来我被分配到不对口一个单位,我打算南下打工,但是父母百般阻拦。(那时从农村考学出来,分配到市内不管什么单位,都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我在那个单位勉强呆了一年,头一天告诉我转正,第二天我就走了。后来,我又连续走了两个单位,都是搞工业自动化。工资比原来高一些,但是对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尽然没有我一间”。后来,我和一起住宿的现在的妻子结婚了。租房子过,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勉强度日。记得有一次,和妻子晚上出去溜达,刚好附近安居小区完工。听见两个人唠嗑,说那里的一室楼大约三万元。当时我心里想,我这辈子啥时能赚到这么多钱呀。但是,真正让我彻底放弃上班念头搞维修从一件事开始的。一次,和妻子回老家,父亲去车站送我。(那是我很穷,每次都是父亲给我起票)正好我们镇上一个搞维修的从那里路过.(我们认识源于刚毕业时,他帮我们村上一个人修冰箱,加上弗一两天就漏没,后来,他买来蒸发器,打算换内胆。听说,我是学这个专业的,就来找我。我告诉他把门框管截掉,后来那台冰箱就修好了)我看见人家过得很好。我干嘛非得给人家打工,捧着金饭碗要饭。回到市内,我就辞掉了工作。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作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从家里回来不久,大约九六年五月份我就开始在别人楼下的简易房开起了维修部。那时,条件相当艰苦,里面住人,外面接活。夏天屋顶到处漏水,冬天屋里非常寒冷,晚上睡觉要是电炉子烧断,马上就能冻醒。(那是电还没有立法,管理也没有现在严)刚开始,活不是很多,本地搞维修的也不太熟悉,所以,《家电维修》杂志我从89年直到现在期期必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她都是我重要的指导教师。《电子报》·《电子天府》中途也买过合订本,后来,随着网络的发达,这两本杂志在本地已经陆续买不到了。遇到难题,我就在书中寻找答案和解题方法。有时甚至一看就是半宿。(我不是维修天才,所以我十分努力)记得刚开始是有一次三台21寸的彩电我足足修啦一天,回来高兴的对妻子说:今天我修理了三台彩电。(头两年CRT彩电维修高峰时,我曾一天修了13台)那时,我主要维修彩电·冰箱·洗衣机。随着维修速度的提高,活有点供不上手了,我就在附近的楼道里粘贴一些小广告。那时,几乎还没有上门维修的,不像现在,楼上·楼道里开锁·修家电广告漫天飞舞。通过一年多的观察,我发现广告活竟然比门市部的活还要多。后来,我找到了答案:人们节奏感越来越强,图方便在家打个电话就可以把电器修了,干嘛非得搬上搬下。(现在电器越做越大,楼层也越盖越高,更没有人搬下去了)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时间长啦,附近人渐渐熟悉了,人们都有一种熟悉嫉妒心里。在他们看来,都是附近邻居,还求你啥了,只是让你动动手,干嘛收费,还那么黑。他们就没有换位思考,我们其实和他们上班的一样,也考这个养家糊口啊!所以说,你露脸的事他们不说,一旦你要是掉链子了,他们到处讲你坏话。(现在,有时上门给顾客家修电视,楼下就有修理部。要么顾客说我楼下就是修理部,不找他,附近人都说他黑,要么顾客说他会个啥?头几天一个电饭锅都给我修坏了。还有的说,楼下的认识,修好修赖,收多收少,不好说话。)也许是市内顾客考虑问题特殊,估计农村就没有这种事情。
    面对我们从事的职业,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让我们精神抖擞。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得到总有付出。从事上门维修这么多年,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我一共换过2台BP机,4部手机;骑烂2台自行车,现在骑的是第四台摩托车了。(看来什么精密机器都没有人体这种机器结实)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天气,我只要接到顾客的报修电话,都是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这是一般维修部和售后所达不到的。所以,本来顾客开始是找他们维修的,他们不能及时满足顾客要求,最后还是找我维修了。(由于我特别忙,家里的大事小情,上街购物一般都是妻子和孩子去,有时,给我买一件衣服都得跑两趟,回家试完后回去换号.)记得有几次,正好赶上雨雪天气,半道摩托车灭火了。离家很远,只能推着摩托车回家,等到了家里,几乎浑身都湿透了。(总在外面走,哪有不湿鞋?)这几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加之活多着急,即使万分小心,去年还是被汽车撞了一下,不太严重,只不过是脚趾骨折。虽然有保险公司买单,但是遭罪的还是自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不过,有些时候,痛苦也是一种养分,也是一生的财富。有一份付出,必有一份回报。这些年,我也曾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冠军记录:单日修13台CRT,单日收入1K2,单月收入1W8.(各位莫拍砖,我一般只修电视,都是小活。)我一个搞维修的朋友说:这十多年,你没有一点懈怠,要是从事其他职业,可能会更强。另外一个同行说:真难为你了,两三个修理工的工作量你一个人就完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本地搞维修的同行也都认识了。有闲暇时间,有时去别的修理部小坐帮忙,大家有时也小聚。后来,小舅子下岗也加入到我这个行业中,成为我现在的搭档。在我和同行的帮助下,虽然他文化不高,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除了彩电,制冷,燃气设备,洗衣机及各种小电器都很熟练。多个帮手,有时活忙时可以互相帮忙。例如:有时他在外面修冰箱,短时间完不了。他来活了,我就可以去,容易的我就当时修理,如果费事,就和顾客讲好价,等他去修。
    无论做什么事,尽管过程多么曲折,结果多么辉煌,但是令我们感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是98年开始正式上门维修的。在一般人眼里,我们这种游击队的上门服务方式,扰乱维修市场,败坏维修声誉,我们不是正规军,是一群乌合之众。其实,我们无论在维修价格及维修售后方面,都做得相当正规。我的各种电器维修价格,在本地虽然不是最高的,一般参考本地各品牌售后价格,等于或略高于他们的价格。每次维修后,都给顾客留下一张名片,上面除了联系电话,还要标清具体机型·故障及维修日期,一般保修半年。告知顾客同样故障保修,其他故障优惠,凭卡片打折。(因为顾客不懂技术,所以不管修完多长时间,顾客都认为是几天;不管以后出现什么故障,顾客都认为是上次修过的故障。这样一是防止口舌之争,二是也多了分顾客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我维修时一般遇到残疾人或者特别困难的用户,一般优惠修理,价格尽量低一些。有些实在睁不开眼的,有可能元件费都不要了。没有办法,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身因素,毕竟我们也曾困难过。对于绝大多数顾客,我一般坚持价格,绝不退让。除非以前找我修过的老顾客或者顾客介绍的。原因一是:维修不是上市场买菜,吃完拉倒。需要保修,而且,有时即使电器没有损坏,待机·停电·信号中断,顾客都给你打电话。白跑一趟,顾客只能说他不懂。我不想当时顺气以后赌气。二是:维修有风险。维修本来是好事,但是,一旦出现事故(当然,谁也不是故意的,谁也不希望出现·)顾客马上就会翻脸。明明他的电视不值一百元钱,他准会说我当时花几千几千买的。特别是现在的液晶电视越做越大,有时可能底下没放平,里面玻璃基板老化,修完后出现竖线或者半屏。三是:顾客一般都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假如你第一次维修收了80元的维修费,顾客一般再找你维修,主要是看中了你的技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便宜一点。这时你可以收60元,第三次你可以收50元。估计没有第四次了,那时顾客可能考虑更换了,即便找你,你可能因为价格太低,不愿意去了。假如你第一次维修就收了50元,第二次维修收多少费用?到时可能谁心里都不舒服。通过多年的观察,绝大多数顾客找你维修,主要是修得好,用得住,一般不在乎那一二十元钱。我一般修完后,把分内的工作做完后,除了简单清洁工作,一般开焊,变质元件都要给顾客更换。(有几次,明明电视已经修完了,看见场块开焊,去补焊,再开机竟然一条亮线了。)顾客看在眼里,一般心里都明白。有些顾客会说:你帮我做了许多分外工作,下次有问题还找你。修完后,我也会把注意事项告知顾客。例如:尽量不要待机·工作太久要让电视休息一会·打雷天不要收看电视。为此,我建立了庞大的顾客群,最长时间十多年的,卡片虽已褪色,但保存完整。有的家庭,先后更换了三四台电视都找我维修的。(心善志坚,必得天佑)都说同行是冤家,我却不那么认为。我常说:如果本地维修只有两个人,非你即我,那有可能是冤家,即如有第三个人,那就是朋友。因为即使顾客不找你我,也会找其他人维修的。所以只要同行有求之处,我都尽力而为。当然,我也有求助于同行的时候,假如人家对我提供了技术和经验的帮助,我都会想办法把人情还过去。(一般忙不来或遇到繁琐的,不会扔掉,把活给过去。)有钱大家赚嘛!平时大家相聚的时候,我们也常谈论维修技术及价格问题。我常说:我们搞维修的,当然不能宰客,但也不能价格太低。不像一瓶水连小孩都知道一元一瓶。维修价格打啥底就是啥底,遇到不好说话的或者明白一点的,你这次30元给修了,下次坏了30元的元件,顾客不会给你50元的。这种观点在与顾客闲聊过程中得到过验证。(可能大家都听顾客说过,我上次多少多少钱修的,朋友家多少钱修的吧?)维修是个苦差事,在家伏案苦读不说,每天还得整日奔波。有时,连续几天的疲劳作战,也许睡个自然醒都成为一种奢望。偶尔有几天不是很忙,正好得到休整,因为很快就要有硬仗要打。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稳步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腰包也鼓了。但是人和人的理解和信任度大打折扣。加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下岗,缺乏组织和集体观念。处在我们维修一线的维修人员更深有感触。不管你手头有多忙,只要我报修,就得马上为我服务,而且对维修费的收取也不理解,我们上门维修感触更深刻。上门维修和开门市部的及售后相比,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顾客不找到门市部或者熟人介绍,是不会信任你让你维修的。还有,现在电子技术飞跃发展,日新月异,电器越做越精密。售后有厂家资料及技术支持,门市部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慢慢研究。而上门维修仅凭一把烙铁和一块万用表,在顾客的监视下准确快速的排除故障。这就好比一个诊所的医生和一个大医院的医生怎么比?人家借助各种医疗设备几乎就有医疗结论了,还用得着望闻问切吗?论接触家电维修这个行业开始,我是九零年开始接触的,算是第二代修理工吧。在八几年家电刚刚出现时,第一代修理工就凭借个人爱好从事这个行业。现在,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了。少数人积累了早期的技术和资金后,正赶上那个电器紧俏的年代-“抢购风”。他们在电器和制冷设备经销方面大展身手,有一部分人成了“暴发户”,算是时势造英雄吧。现在,县级以下的维修部,社会分工不是很细,一些头脑活络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修理工,从维修代卖一些配件及一些小家电,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经销各种家电,前店后厂,成为了“小老板”。而市内分工太细,一些做品牌售后的捷足先登,对其维修的品牌在商场和临街旺铺开起来特约经销部,但是聊聊几人。也有一部分修理工来到二手家电市场,虽然脏一点累一点,但也收入颇丰,不乏也会出现几个成”集装箱“走的精英。而普通修理工只能望尘兴叹。一是:投入资金太大,现在哪有像八十年代,厂家把电器白白的放到你这里卖,最后利润归你。二是:社会分工太细,我们当地的海尔·创维就曾开过社区经销部,即使价格比商场低,最后也没有几个站住脚的。试想,假如你生病了,同样的收费,你干嘛非得去社区诊所而不去大医院呢?三是:现在互联网和快递的飞速发展,网上的直销店没有员工和场地费,价格自然低。快递业基本覆盖了市级以上地区,而且中国的快递业速度令世界瞩目。一般足不出户就把电器送到家。现在许多同行和我一样,都有非常大的危机感。一是家电产品更新快,集成度越来越高,哪像以前一把烙铁就能搞定。另外,有些故障你明明知道,但是没有厂家的资料你又如何搞定呢?二是家电价格下降太快(一台32的液晶电视马上就要跌破一千元,都没有一部手机值钱)现在我们修的几年前几千上万卖的液晶电视,可以收费二三百元,以后电视我们怎么修呢?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成也家维,败也家维。今年,我的CRT维修量比往年至少减少一半,而液晶电视算是不错了,每个月也就十几台。今年,有时搭档忙不过来,像洗衣机,冰箱电路,微波炉我也去。即使这样,收入也基本和往年持平,甚至可能不如。按理说,一个城市应该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员在工厂上班,而百分之三十以下的人员从事商业及服务行业,这样,工厂上班的人工资得到保证,才敢消费,各个行业才能良性发展。而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下岗在家,今天我卖了你馒头,明天你给我修电器,这俩钱就在大家之间传递,谁也不敢花钱,除非你不花钱算是省下了。我原计划45岁之前把别人退休以前的收入赚出来,45岁以后在从头做起,尝试一种新的职业.看来在现在这个经济惨淡的社会背景下,暂时改行太难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钱的时候拼命的赚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感情。)由于平时很忙,我一年回乡下老家也就三四次,回家主要看望乡下父母。父母一般平时由两位哥哥照顾,父母都已年近80,父母一生抚养我们姐妹五人并不容易。现在自己也成为父亲了,更感觉父母一生太不容易。(有钱的时候拼命的花钱,是因为感情忽略了我们。)父母在农村没有退休金,尽管平时辛苦一点,但我都尽力给你父母多送一点钱。妻子有时和我开玩笑说:给你买件衣服你舍不得,你给父母钱从不考虑。每每看见父母数钱的时候,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候。由于我很少回家,有时母亲埋怨父亲:都是你当时没本事,把孩子们穷怕了,整天就知道拼命的赚钱。我知道有时父母不一定主要是缺钱。妹妹患有精神类疾病,生活条件很艰苦,平时我都尽力帮助。她家的家电都是我给买的,今年打电话说前些年买的冰箱坏了,我告诉她那台冰箱你自己随便处理吧。我从市内给买台新冰箱给她送到家。自己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我真的放不下那浓浓的亲情。每每看见飘向故乡的白云及驶向故乡的车轮,心里不免产生一丝丝乡愁。记得刚和妻子结婚时,我的同学都是家里给买的一室楼,那是我们还在租平房。妻子对我说:咱啥时也能住上一室楼?我当时说:到时咱家买两室的。终于如愿以偿,01年我们买了现在还居住的64平的两居室,09年我们又买了一栋98平的楼房,由于位置离我做活不是很方便,所以一直没搬过去。今年,我在家附近又买了一栋94平的12层楼房,(各位莫拍砖,我们这里属于三类城市,楼房便宜,只有四五千一平,估计在北京三栋楼加一起连个好一点的卫生间都买不来。)不久将来就要搬过去了。或许多年以后,我坐在自己家12层楼的窗口,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这座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心中不曾有愧,因为我尽力了。截至发稿这个月,本来属于淡季,但是算起来去掉生活费及家庭各种开销,还剩余1W多。希望在这个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在这个惨淡的维修行业下,在这个即将来到的寒冷季节下,给大家一点动力,一点希望及一点温暖。
    后记:以上就是我从事家电维修这二十来年的看法和做法,这个行业绝对是个综合技术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服务,也希望拜读给位同仁高见。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朋友和广大同仁,这是我的心在和你们交流,我等待你们的批评指教。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苦有乐,有付出也有回报,因为他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职业!

                                                                                            2014年11月27日晚
                                                                                            天涯倦客于辽西网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张占生 + 50 我很赞同! 苦辣酸甜才叫人的生活!

查看全部评分

北网超版

我说的不一定对啊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回帖
11842
主题
1274
积分
52742
在线时间
9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22
最后登录
2018-1-30

杰出贡献勋章论坛贡献勋章优秀版主勋章最佳人气勋章资料贡献勋章版主勋章常驻会员论坛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14-11-27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86年就开始步入现在认为最不该入的行列……{:soso_e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讲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回帖
179
主题
7
积分
4897
在线时间
9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3
最后登录
2023-12-10
QQ
发表于 2014-11-28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两位前辈入行早。我是02年7月份入行的。现在孩子10岁了,等孩子小学毕业了。就打算改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讲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回帖
179
主题
7
积分
4897
在线时间
9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3
最后登录
2023-12-10
QQ
发表于 2014-11-28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两位前辈入行早。我是02年7月份入行的。现在孩子10岁了,等孩子小学毕业了。就打算改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初级维修师

Rank: 4

回帖
303
主题
13
积分
892
在线时间
6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3
最后登录
2017-9-18
发表于 2014-11-28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管理

维修工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回帖
8207
主题
1555
积分
1882310
在线时间
109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最后登录
2022-6-21

杰出贡献勋章优秀版主勋章资料贡献勋章版主勋章常驻会员论坛富豪论坛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14-11-2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此前文,感觉你比我们那个年代幸运地多了!起码有学习的地方和资料可找。相信我最初,一 没学习的学校可学习,二 没有资料可读!完全靠高中物理知识自学入了这一行!相信搞30多年的维修师傅都是自学的!
zz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维修师

Rank: 6Rank: 6

回帖
45
主题
26
积分
421
在线时间
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4-19
最后登录
2015-12-28
发表于 2014-12-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修赚的钱总归是辛苦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工程师

Rank: 10Rank: 10Rank: 10

回帖
1216
主题
12
积分
1825
在线时间
4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27
最后登录
2017-5-1
发表于 2014-12-5 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后,维修越来越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4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