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9|回复: 4

[下载] 消除消费级DC拍摄延时的几个方法

[复制链接]

新手入门

Rank: 1

回帖
6
主题
1
积分
33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0
最后登录
2013-8-21
发表于 2012-12-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单?反数码相机相比,消费级数码相机由于增加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加之对焦、测光方式与单反也不尽相同,因此,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反应速度都相对较慢,产生讨厌的延时现象,从而影响实际拍摄时的速度和瞬间抓取。如何避免或减轻这类现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多用光学取景器
由于有一个光电信号转换过程,因此,液晶的显示图像是有一定延迟的,用显示屏取景其画面其实要略慢于现实情况。因此,直接用光学取景器进行取景拍摄,在很多时候,特别是拍摄运动画面时,都会大大缩短拍摄滞后的现象。另外,少用显示屏还能减少相机的能耗,增长电池使用时间。
半按快门
数码相机的快门按钮一般都是二段式快门,将快门按下一半,相机的测光和对焦系统开始工作,继续按动按钮,则快门工作。因此,为了减少测光和对焦的耗费的时间,可在拍摄前先半按快门完成对焦与测光,当发现自己需要的画面时再全部按下按钮。
预先定焦点
在拍摄一些运动镜头时,比如跑步、赛车,我们一般都可先预测到被摄对象可能进入画面时的下一个位置是那里,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事先半按快门,对该位置进行测距与测光,然后当被拍摄者进入预定的对焦位置时,再迅速全按快门,就可以获得快门延时较小的,并具瞬间感的图片了,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出现拍摄主体不在构图位置或实际所拍摄的动作要比预想动作慢半拍的现象了。
巧用AE与AF锁定功能
许多消费级数码相机之所以有很长的延时主要是由于它们大多采用的是自动对焦和测光模式进行拍摄,而其对焦和测光模块在功能上又不算很强,从而大大延长了对焦与测光时间,因此,假如我们在拍摄一张照片之前,首先能够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测光和对焦并能够确定好其焦点位置和曝光参数,大可使用相机的AE以及AF锁定功能,而强制让相机不需要对焦和测光就进行拍摄,这样同样可以减少延时。而对于没有AE/AF锁定功能的相机,我们则可以直接使用全手动曝光模式,以及手动对焦模式,来强制避免相机进行自动对焦与测光。
根据需要设置图片格式与压缩比
在只需要抓瞬间、抓镜头而不需要将图片放的很大,对图像质量要求不甚高的情况下,为了缩短相机两次拍摄时的存储时间,还可多采用JPG格式,而少采用RAW以及TIFF格式进行拍摄。如为了追求终极的拍摄速度,在采用JPG格式时还可以提高图像压缩比,以提高拍摄速度,来降低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
合理设置连拍模式
要想将被摄对象的每一个运动瞬间都捕捉下来,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用相机的连拍模式进行拍摄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消费级相机,由于缓存过小,不但连拍速度缓慢而且每次连拍之间的间隔时间都很长,反倒还不如正常的单次拍摄,因此,在需要对一些运动物体进行拍摄时,应首先熟悉自己相机的连拍性能,以便正确选择拍摄模式。
选取合适的存储卡
同样,为了缩短相机的存储时间,我们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购高速卡时我们应多注意卡的写入速度而非读出速度,对于相机来说,要缩短存储时间重要的是写入速度,读出速度再高也不过是浏览图片或向计算机倒出图片时速度高一点而已。
第八条 巧用相机的待机功能
有些相机开机速度很慢,这很容易导致拍摄者错过精彩瞬间。因此我们可以将相机的待机休眠功能打开,并设置到最长时间或从不自动关机状态,这样,只要半按快门相机就能立即开始拍摄,从而可缩短相机的等待时间。
我不敢狂言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5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入门

Rank: 1

回帖
5
主题
2
积分
32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7
最后登录
2012-12-5
发表于 2012-1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觉得值得学习啊,顶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dek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初级研究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回帖
1103
主题
4
积分
38542
在线时间
16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2
最后登录
2025-5-2

热心会员常驻会员

发表于 2012-12-6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门户地图|网站地图|家电维修|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16 川公网安备51102502000162号 )

GMT+8, 2025-5-3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