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总是以135相机的镜头作为参照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135相机普及得最广泛,文章对它的介绍也最多,人们对它了解的程度也最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衡量镜头所拍摄范围的一个重要参量,不同焦距的镜头适应不同的拍摄需要。固定焦距的镜头一般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远摄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大约等于感光面(底片,CCD或CMOS) 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其“看”(拍摄)对象的视角和人眼的视角(当然不能把人眼的余光也考虑进去)非常相近。对135相机而言,其感光面尺寸为36×24mm,对角线长度为43mm。因此43mm左右焦距的镜头就是标准镜头,习惯上取50mm左右的镜头为标准镜头。对120中幅相机,其感光面尺寸有三种:45×60mm、60×60mm和90×60mm,因此其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为75~110mm。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称广角镜头,而大于标准镜头的称远摄镜头。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感光面对角线两端点到镜头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为47度 ,显然广角镜头的视角比标准镜头的大,能拍摄更大的范围,远摄镜头的视角比标准镜头的小,拍摄的范围也小。一个简单的法则就是,焦距越大视角越小,焦距越小视角越大。
数码相机由于其感光面(CCD或CMOS)的尺寸是随相机不同而不同(135相机的感光面是固定不变的)。仅以相机镜头的真实焦距是难以比较不同相机的拍摄范围的,所以都换算到等价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然后才进行比较。到目前为止,除了Canon EOS-1Ds、Kodak DCS 14n和Contax N DIGITAL三款相机和135相机有相同的感光面积外,其余的都比135相机的小,因此这三款相机镜头的焦距和135相机的镜头焦距是没有区别的。
换算焦距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感光面尺寸的长宽比例为3:2,也就是与135相机的感光面的长宽比例相同的数码相机。这一类相机都是一些单反可交换镜头的相机(除了Canon EOS 300D外,基本上都是专业相机) 。另一类是针对感光面尺寸的长宽比例为4:3,和计算机显示器屏幕长宽比例相同的数码相机。这类相机大部份是民用相机(也有极少数是单反的专业相机,比如Olympus E-1)。
以上内容为转帖。
以下内容为原创:
镜头的等效焦距一般写在参数圈上。
MM前面的是等效焦距的数值,由于是变焦镜头(焦距可以变化),等效焦距就是一个数值区间。
这个等效焦距数值区间越大,变焦倍数越高,价格也越贵。
左边的1:2.8-4.5是镜头的光圈值。2.8是该镜头的最大光圈(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越大,镜头价格越高。
购买相机或镜头时,不能只关注焦距值,最大光圈值也很重要。
一只镜头的制作工艺水平、拍摄质量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光圈上。
光圈虽然只是一个机械的零件,但光圈如果可以做的很大标志着这只镜头使用的玻璃材质一定很好,光学设计一定很合理。
镜头通过凹凸透镜的配合实现变焦,聚焦。由于凸透镜对镜片中心和镜片周围进入的光线折射率是不同的,会造成畸变,只有通过凹透镜配合才能对图像进行校正。这要求制作镜片的材质一定要具有均匀而线性的折射率。
受到镜片制作工艺的限制,我们只能做到镜片的中心区域有更好的指标,制作越精良的镜片这个区域越大。
光线从镜片中穿过,会产生折射,由于光线波长的不同会造成色散。优质的光学玻璃可以尽量减少色散,加上镜片表面的镀膜图层使光线虽然从镜片周围通过也能使色彩得到正确表现。
一只大光圈的镜头,就算是只有一个焦距的定焦镜头,价格也不会便宜。
如果你需要拍摄时有足够的进光量,或者很浅的景深,那恭喜你,你就等着掏大价钱配镜头吧。 |
-
两只佳能镜头
-
两只小镜头
|